本報訊 河南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日前召開,會議確定2006年全省的環保工作為:一是確保全省飲用水源地水質持續達標和飲用安全;二是確保全省空氣環境質量全面達標;三是確保各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落到實處、圓滿完成;四是確保國控、省控斷面水質持續、穩定達標;五是確保全省自動監測網絡體系建成并運轉;六是確保不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對于以上工作目標,河南省政府在年底將進行嚴格的目標考評,各省轄市政府如有一項未完成,則視為未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實行環境質量一把手負責制,把環保目標和綜合整治工作納入政府目標體系,嚴格獎懲制度,強化責任追究。經過考核,對完成任務好的地方和部門,省政府要進行通報表彰;對完不成目標任務的,要嚴肅追究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具體責任人的行政責任,決不姑息;對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的單位和責任人,將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對那些在工作中玩忽職守、弄虛作假、致使工作棚架,造成嚴重后果的相關責任人,將從嚴予以查處。絕不能完成與完不成一個樣,干好與干壞一個樣。
建立定期通報情況制度,對于各市政府環保責任目標完成情況和重點流域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情況,省政府將進行定期進行通報,每季度通報一次,并且通報到市、通報到縣、通報到人。對工作進展快、成效明顯的市(縣),將予以表揚;對工作進展緩慢的地方,將進行通報批評。
建立聯席會議制,凡涉及全省重點環保工作,各有關部門均要進行聯席辦公,制定有關政策并現場督導。
建立新聞發布制度,省環保局要每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各省轄市政府目標進展情況、重點流域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質量狀況和重點環境違法案件查處情況等。對重大環境違法問題,將實行“黑名單”制度,將環境違法企業向社會予以公布,接受社會的監督,繼續開展中原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
組織各級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視察環保工作,近年來,河南省一直堅持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走訪,并積極聽取他們對環保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幫助政府不斷地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今后,還將繼續邀請他們定期、不定期地視察環保工作,開展民主評議,推動環保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建立群眾聽證評價制度,在行政處罰、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特別是重點流域區域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要以滿足群眾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要求,通過開展調查問卷、聽證評議等形式,積極吸取好的意見和建議,推動工作的順利進行。
建立環保聯合執法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案件移交制度,及時將重大環境違法案件移送有關部門。特別是在重大環境違法案件及污染事故的處理、處置過程中,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聯合行動、聯合執法,確保人員到位、措施到位、執法到位。
建立環境污染事故的防范和應急處置制度,建立健全污染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做好環境污染事故的報告和信息傳遞工作,并認真組織開展處置污染事故的實戰演習。要加強污染事故預警和處置能力建設。
建立水體污染處罰制度,將出臺上游對下游污染補償的有關制度。對因上游污染造成的下游水質超標問題,將按照有關規定,對上游進行必要的經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