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江北瓷都”之稱的淄博是一個老工業城市,隨著奧運臨近,陶瓷業成了當地節能減排的首要“犧牲品”。眼下是一年的銷售旺季,淄博市政府要求每一家企業必須經過關停整頓、環保改造、統一驗收后才能開工生產。
通過這次環保大考顯非易事。企業不僅要在兩月內投入至少200多萬元上馬多套環保設備,還要承擔停產帶來的各種損失。這意味著,相當數量的陶瓷企業將無法挺過2008年的春天。
環保重壓
趙先生是淄博市淄川區建陶工業園一家陶瓷公司的董事長。每年春天銷售旺季,他和員工總要加班加點。但眼下,他卻不得不與周圍的同行一起忍痛宣布停產歇業。
淄博是全國建筑陶瓷江北第一大產區,建陶工業園所在的雙楊鎮陶瓷企業分布最為密集。全鎮共有125家陶瓷企業,幾乎占整個淄博陶瓷企業數量的一半。
淄博市年初出臺的 《建陶企業環境保護管理規范》規定,陶瓷企業必須安裝煤氣發生爐、大布袋除塵器和封閉露天料場等,以達到12項環保要求。從2月2日開始,當地政府要求對建筑陶瓷企業堅決關停,逐一改造,只有通過驗收才能恢復開工。
經過粗略估算,趙先生企業為達到環保要求共需投入300萬元。
然而情勢絕非增加投入那么簡單,從停產的那天起,各方壓力紛至沓來。
由于銀行顧慮企業是否能通過驗收、維系生產,企業數百萬的投入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的支持,只能由企業自籌資金。
最讓趙先生坐立不安的是市場與客戶的流失。以前春季三個月的銷售額一般可占到全年收入的近一半。但今年旺季停產,此前與客戶簽訂的供貨合同無法履約,有的還需要支付違約金;許多客戶看到企業停產,下半年的訂單也轉投給附近河北高邑、山東臨沂的競爭對手。
按照規定,企業通過預驗收才能進行試生產,截至4月20日無法通過驗收的企業將徹底被取締。由于大量企業集中采購相同的環保設備,使得當地相關產品一度脫銷。趙先生在跑了6家供貨商后,總算將環保設備采購回來并進行安裝。企業也終于在3月3日那天通過了環保局的預驗收。
趙先生這段時間的經歷,幾乎在每一個建陶企業老板身上重演。
根據淄博市環保局的數據,截至3月3日,環保局預驗收了156家企業,通過了128家。記者在淄川區建陶工業園看到,仍有不少企業大門緊閉,全無往日開工時的喧鬧。
個別無法支付高額環保投入的企業甚至選擇了鋌而走險——未經驗收私自開工。3月8日,淄博市政府環保督導小組就在雙楊鎮一次查處了10家擅自開工的企業。根據規定,每家企業將受到10萬元的處罰。這對于本就無力支付環保投入的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支柱產業與污染大戶
建陶企業的污染主要是粉塵和含酚廢水。由于建陶企業在淄博數量眾多,粉塵污染在當地堪稱頑疾?!俺圆坏胶ur,看不到藍天,一年一人一個半頭磚。”這個當地的順口溜形象描繪了淄博粉塵污染之重。其中僅淄川建陶工業園一天就產生粉塵近千噸。
淄博市環保局宣教中心劉主任介紹說,“最初淄博陶瓷企業都分布在郊區,但隨著市區的擴容,淄博陶瓷業與城市發展的沖突越來越多?!?
淄川區環保局總工程師李長永表示,停產整頓確有斷臂之痛,但如果不采取這種方式,數百家企業相互推托、攀比,短期之內根本無法實現環保達標。
作為一個老工業城市,淄博gdp占全省gdp總量的8%,但能耗總量卻占全省能耗總量的14%??梢哉f,淄博是山東省節能減排任務最重的城市。
按照山東省政府與淄博簽訂的責任書,2010年全市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