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周刊社、山東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2010中國(山東)綠色產業博覽會論壇7月3日在青島香格里拉大飯店舉行。出席論壇的環保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肖興基接受央視網食品頻道采訪時說:“我國有機食品的生產還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依然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這對各農業企業來說具有極好的市場前景。有機食品是必然選擇!”
本次論壇是山東省建設高層論壇暨第四屆綠色產業博覽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題為“低碳經濟:綠色轉型與生態文明”,來自中國社科院、環境保護部、聯合國有關經濟組織的專家學者,就低碳經濟發展與增強城市發展競爭力、優化生態文明建設等話題進行了研討交流。其中山東沂峰丹參茶制品有限公司、青島瑯琊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10年最具環境責任企業”榮譽稱號, 浩豐(青島)食品有限公司榮獲“2010年最具環境責任企業”榮譽稱號,同時評出“2010年最具公信力綠色產品”共三大獎項。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發表了題為《低碳發展左右城市未來競爭力的》報告。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際低碳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環保總局原政策法規司司長彭近新報告的題目是《發展低碳經濟與建設生態文明》。
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貿易以可持續發展處專家霍夫曼博士在題為《國際可持續發展(綠色產業)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中,在論壇上介紹了國際上綠色產業的基本情況以及他對中國這個產業的理解。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管理總部部長盧緒軍從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的角度做了題為《企業要對資本負責 更需要對著會負責》的報告。
此外,美國龍安建筑規劃設計顧問公司行政總裁、前紐約市規劃局局長饒及人的報告《中國的綠色建筑認證體系介紹》和環境保護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肖興基的報告《有機農業與節能減排》,則從專業技術的角度,為與會者帶來了精彩的講演。
論壇結束后,記者就有機農業及有機食品的項目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肖興基。肖主任表示,現代農業主要依賴化肥、農藥的大量投入,帶來了種種環境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在此背景下,有機食品悄然地成為人們的崇尚之物。由于具有很高的衛生安全性,所以有機食品的發展潛力很大。但由于多種原因,目前我國有機食品產業的總體規模不大,國內消費量也較低。
另外肖興基主任介紹,推廣有機食品需要國家加大對此的宣傳力度,向廣大消費者宣講有機食品的安全性、環保性等知識。此外,政府職能部門應加大對有機食品的抽檢力度,特別要檢查其中的農殘、重金屬等衛生項目是否達標。對于制售假冒偽劣有機食品的不法行為,應嚴厲打擊。肖主任表示,目前,我國有機食品的生產還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依然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這對各農業企業來說具有極好的市場前景。
當記者問到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駐中國代表周澤江有關“中國農業與國際農業對比的現狀”時,他說:“中國有機農業發展在發展中國家中算是比較早的,發展也較迅速,現在不僅有出口,也有進口,因此國際方面很重視中國的參與。”另外周澤江還表示,發展有機農業、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是世界的趨勢。同時,有機農業不使用農藥除了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有益處,對環境對生態都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有更深的意義。現在農民從事這一行業來講也有很大的好處,不使用農藥受危害小,消費額也就減小了,集體生產有機食品,保護集體資源,更有利于保護集體利益。同時有機農業的運作對氣候變化也起到了多方面的有利影響。
最后,周澤江表示,此次論壇思想碰撞和頭腦風暴的背后,其實反映了我們對發展生態經濟,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