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3月25日(作者陶媛 任文斌)碧波蕩漾的北部灣,是一個生態極其脆弱和敏感的區域,也是“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棲息繁衍的最后一片海域。同時,由于面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廣闊市場,北部灣也成為了中國經濟開發的新一極。在北部灣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廣西欽州大欖坪工業園區,由金光集團APP(中國)在國內建立的大型林漿紙項目——廣西金桂林漿紙項目,一座現代化的造紙企業正在興起。該項目建設總規模年產各類高檔紙310萬噸、漿180萬噸,計劃總投資人民幣410億元。
清潔生產 節能減排
作為金光集團APP(中國)在北部灣建設的最新漿紙項目,正在建設的廣西金桂漿項目更加注重環保,一期工程中用于環保的總投資為人民幣5億元,占項目工程總投入的5.8%以上。
其中,主要包括污水處理系統和零排放系統。工程環保技術設備主要從奧地利、德國等制漿造紙發達國家引進,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項目在設備選用、工藝流程和工程設計多個環節,實施世界上最高等級的環保標準。在國家環保局批復的該項目一期工程廢水排放指標中,化學耗氧量、生物耗氧量、固體懸浮物三大排放量標準(kg/t產品)分別為33.2、7.51和11.3,金桂項目相應的設計標準分別為≤1.4、≤0.28、≤0.42,標準提升了近30倍環保水平,在國內造紙企業處于領先地位。一期項目還在化機漿生產線配套堿回收鍋爐,屬于全國化機漿生產線第一家,以確?;瘷C漿生產線實現零排放。
同時,金光集團APP在北部灣海域的海南洋浦已經建成投產的另一個大型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海南金海漿紙廠,入24億元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制漿堿回收系統和污染排放預防體系——回收制漿過程中產生的黑液,并將之轉換成有用的蒸煮藥液和熱能用于發電,既減少了能源的耗用量,通過回收能源還能將制漿過程中產生的排放總量降到最低。金海漿紙采用先進的清潔生產工藝、完備的三廢處理設施,減少清水用量,大大降低BOD5、CODcr、TSS排放量。終端廢水經過三級處理后,達到并優于國家排放標準,噸漿用水量及排水量均達到制漿行業的世界先進水平。
環保投入超過50億元人民幣
截至目前,APP(中國)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已超過50億元人民幣。2009年第三季度,APP(中國)噸紙耗水量為9.45噸水/噸紙,噸紙廢水排放量為7.98噸水/噸紙,噸紙COD排放量為0.46千克/噸紙;噸漿水耗為24.25噸水/噸漿,噸漿廢水排放量為16.14噸水/噸漿,噸漿COD排放量為1.41千克/噸漿。所有指標均領先行業平均水平,遠遠優于國家排放標準,有些還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多年的林漿紙一體化實踐中,金光集團APP通過巨額投入和科技創新,成為了中國造紙業綠色環保的代表。目前,集團下屬的金東紙業、寧波中華紙業先后獲得了國家環保部授予的環境友好企業榮譽,成為中國造紙業的標桿。同時,集團在造紙業主要污染物處理和資源消耗方面,已經具備了實現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的系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