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見,在21世紀中葉以前石油仍然是世界范圍的重要能源。但是,隨著原油的不斷開采,輕質石油資源越來越少,原油逐漸向高硫含量、高金屬含量以及重質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尤其是90年代后,油品市場呈現著輕質餾分油的需求持續增加、油品質量要求日益嚴格的趨勢。面對原油不斷的重質化發展及雜質含量特別是硫含量和金屬含量不斷增加的趨勢,如何將它們轉化成所需要的輕質燃料油已經成為我國煉油工業的重要課題。
從對油品的加工工藝從有無氫氣參與反應來講,可以分為臨氫工藝和非臨氫工藝。非臨氫工藝加工得到的輕質油產品收率和質量都不很高。隨著原油的不斷劣質化及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采用非臨氫工藝將很難完全解決由此導致的對下游過程的影響和環保問題。
采用加氫技術既能脫除油品中的雜質,又能提高產品的氫含量,產品質量好、價值高,加氫過程作為一種油品輕質化的成熟、有效的加工手段而越來越得到重視。
加氫技術在煉油工業中的地位
目前世界范圍內加氫總能力占原油總處理量的50%左右(其中加氫精制45%,加氫裂化5%)。日本加氫總能力約占原油加工總量的89%,居世界首位(其中加氫精制86%,加氫裂化3%),其次是德國約占80%(其中加氫精制75%,加氫裂化5%),美國居第三位,約占74%(其中加氫精制65%,加氫裂化9%)。這些數據充分顯示了目前加氫技術在現代煉油企業中的重要地位,同時還可以看出加氫技術的主流是加氫精制技術。
在我國,加氫能力尚不足原油加工總能力的20%,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一現狀也制約了我國成品油產品分布的均衡,同時也制約了產品油質量的提高。隨著國內對輕質油品需求量的不斷提高以及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加氫工藝在我國正在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