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副遠景的確令人咋舌:隨著人口和經濟的增長,全球越來越多的人有了購買汽車的意向。即使按照全球人口15%的汽車擁有量計算到2020年,估計將有11億輛汽車在路面上行駛,排起來都足夠繞地球超過125圈。
人類對汽車帶來的能源、排放、安全、溫室效應和交通堵塞的變得日益關注,汽車行業必須進行技術創新,使更多的人享受汽車文明的同時確保環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甚至有理由懷疑:汽車運輸是人類能夠養得起的嗎?能源:日本100%的石油依賴進口,美國65%,歐盟60%,中國目前為40%,而到2020年,石油進口將高達60%;環境:尾氣排放盡管10年來減少98%,但排出的二氧化碳仍然在形成溫室效應;安全:每年全球有120萬死亡、5000萬人受傷;堵塞:到2020年,全球四分之三的人口住在城市,比現在增加一半;潛在市場:全球88%的消費者還沒有汽車。轎車價格下降,個人平均收入增加,會讓更多的人買車。
從19世紀末奔馳發明第一輛汽車開始,迄今已有120年,但汽車技術從來沒有過比現在更具革命性的變革--包括先進的動力、電子和材料。尤其,新世紀動力能源技術的發展脈絡已經成為各國汽車業的共識:從近期的柴油、乙醇等生化燃料;到中期的油電混合動力;在遠期,如果希望達到零排放,尋找一種替代石油并且蘊藏量巨大的能源,那么,只有一個解決方案。就是氫燃料電池或純粹的電子動力車。
日前,記者在上海參與了通用汽車能源動力高科技全球巡展,試駕了巡展中最引人注目的雪佛蘭Sequel氫動力燃料電池車。通用汽車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企業,一直致力推進先進的動力戰略。通用正在發展一種廣泛的混合動力產品組合,同時推廣使用生物燃油,其長遠的追求包括以電子動力替代內燃機、電力和氫取代石油、電力和電子系統取代機械系統聯接的一系列汽車技術新系統。
在2002年推出全球第一代“線傳”技術氫動力車“自主魔力”概念車之后,通用汽車2003年推出能運行的“Hy-wire”,在此次巡展中,通用又推出更接近商業化的雪佛蘭Sequel。
這是通用迄今為止技術最先進的氫燃料電池車。是對汽車一詞的“重新定義”。它的動力系統由燃料電池與3個電動機和一個鋰電池組成,具有類噴氣式加速特點和全輪驅動;制動、操控和避震的底盤全都一改機械系統為電子控制,即所謂的“線傳”;這些技術都裝配在底盤之下,提供了穩定的低重心。
眾多創新科技結合構成了世界上第一臺一次加氫可持續行程480公里,零排放的氫動力汽車。同時,由于大量機械傳動向由軟件控制的電氣系統的轉變,與傳統汽車相比,雪佛蘭Sequel只有1/10的運動部件。
此前,我曾經在美國試駕過“Hy-wire”,盡管技術和理念是嶄新的,“Hy-wire”車的外形和操控和傳統汽車已經完全不同,比如沒有了方向盤和油門、剎車、變速桿,只有一個類似游戲機的操控手柄;車的可靠性也離商業化生產有很大距離。而雪佛蘭Sequel不但有了品牌,而且從外形到車內的配置都和傳統轎車有一種密切的傳承,人們在車里會看到熟悉的一切,駕駛樂趣和乘用舒適一應俱全――盡管眼睛看不到的地方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甚至是“重新定義”的汽車。雪佛蘭Sequel的確使氫動力燃料電池車邁出了從概念車向量產車型的關鍵一步。(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