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動力的成本是多少,我們是清楚的。以現在混合動力汽車的價格,是否能像傳統的汽柴油車一樣賺錢,還是很值得懷疑的?!比涨?,馬自達公司專務執行董事金井誠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馬自達不把混合動力車商業化的原因。
盡管在這一領域,豐田已經形成壟斷優勢,但馬自達看上去并不眼饞,因為在它眼里,豐田不過是賠本賺吆喝。
“2008北京·馬自達環保技術論壇”并不是一場馬自達現有技術的推廣會,而是以未來環保研究項目為介紹方向的技術演示。論壇上,馬自達展示了其獨創的氫燃料轉子發動機混合動力車以及新一代發動機。金井誠太說,為了減少作為全球氣候變暖主要原因的二氧化碳排放,馬自達設定了到2015年為止,在全球范圍內銷售的馬自達車平均油耗比2008年降低30%的目標,這將通過更新動力系統、使用新型平臺以及輕量化等手段來實現。他聲稱,這些新技術不會很快來到中國,甚至會在其他國家先發展、普及,再拿到中國來。原因是新技術會因中國環保技術法規不完善,以及燃油品質不達標而無法應用。
與豐田、本田等企業堅持與政府合作,甚至參與相關技術政策的制定相比,馬自達顯然慢了一拍。馬自達(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山田憲昭表示,馬自達沒有做任何政府公關來推廣他們的技術,與中國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的合作,也只在初級階段。舉辦這樣的技術論壇,自然有向政府示好及促進科研合作的意味。
金井誠太說:“現階段,除了豐田、本田之外,還有很多企業有能力生產混合動力汽車,但為什么他們沒有大規模生產呢?因為這些企業明白現階段混合動力還不能作為一種生意來做。”
除了對混合動力不看好之外,馬自達還向純電動車潑冷水。目前,日、美等國家都開始建設充電站,通用等巨頭已經開始高調宣傳他們的電動車計劃,但馬自達認為充電電動車只是小眾車型,難以成為主流?!瓣P于電動汽車,一共有三次潮流。第一次是上世紀70年代,第二次是90年代,目前是第三次。每一次潮流到來時他們都說,電動汽車會普及,但最終沒有實現?!苯鹁\太說。
他接著解釋電動車的不足,“電動汽車發展的難點在于電池的容量和行駛的距離。現在電池的性能是90年代的兩倍,原來是鎳氫電池,現在用的是鋰電池,但即使是鋰電池電動車,在行駛距離上與汽油車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苯鹁\太認為,電動車最大的挑戰就是成本。“要想把電動車發展成為一個產業,對于馬自達來說,風險太大。從馬自達現有的實力規模來看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馬自達否決了混合動力,不看好電動車,而主推技術含量最高的氫能源,這樣的技術抱負是值得稱贊的,但要想在短期內掙到錢,則沒了可能性。金井誠太說:“馬自達的目標是在7年后,將現在汽柴油發動機的油耗降低30%。這是我們必須要實現的目標?!彼J為,如果未來石油燃料作為動力仍是主流的話,氫能源的普及就將比較困難。
“冰島、挪威等少數國家已經將發展氫能源作為國家戰略。但是這兩個國家只有500萬人,即使他們實現氫取代化石燃料,在全世界60億中也只是很小的部分?!苯鹁\太無奈地說,在全世界范圍內氫燃料何時才能全面替代石油燃料,馬自達也無法回答,至少未來20年內是不可能的。他介紹,目前加氫站的數量很少,在日本總共只有12座,而加油站是5萬座,挪威有2座,目前正準備增加到6座。在中國,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座加氫站,但利用率很低。目前一座進口加氫站的成本超過1200萬元。
金井誠太表示,如果未來氫能源能夠普及的話,可以使得馬自達在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但很顯然,氫能源只是馬自達的一個賭注,風險也許比發展保守的混合動力車大得多。有記者問,如果未來氫能源將要普及時,馬自達是會率先將氫轉子發動機量產,還是會等其他大公司先開拓市場?金井誠太笑言,“氫能源能否普及還不一定,何談馬自達的市場戰略呢?這個問題就像問幾十年后誰會當美國總統一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