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mewo0"></strike>
  • <ul id="mewo0"></ul>
  •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一次能源 > 煤炭 > 煤炭知識 > 紅陽煤田的巖煤層對比

    紅陽煤田的巖煤層對比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05-10 訪問:

      紅陽煤田是遼寧省重要的煤產地之一,其含煤地層為古生界石炭系太原組和二疊系山西組,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3t),煤系地層厚度85m左右,是紅陽煤田中的主要含煤地層。煤層編號7-14,其中下部的12、13號煤層為全區主要可采層。山西組(P1sh),厚度1lOm左右,含煤7層,編號1-7號,其中3、7號煤層可采。該煤系沉積穩定,標志層明顯,易于辨認及對比,巖性、巖相變化有一定規律可循,具有比較明顯的旋回結構,煤層層位在旋回上有一定的分布規律,隸屬為一套海陸交互相濱海平原型沉積。

      紅陽煤田勘探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經過幾十年的勘探和礦井實踐,該區先后建成了紅菱煤礦、林盛煤礦、西馬煤礦和紅陽三礦等大型礦井。筆者根據多年來勘探、礦井調查,歸納整理,認為采用巖相旋回法、標志層法等進行綜合對比,對煤礦生產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該煤田隸屬于華北石炭二疊紀含煤建造大型凹陷內,其含煤地層具典型的海陸交替特征,是濱海平原型沉積產物。紅陽煤田含煤地層具有以下特點:煤層層數多而且較薄,各煤層厚度、層間距變化甚小,結構單一或簡單。標志層發育,不僅層數多,而且穩定.好辨認,易于對比。含動物化石的海相泥巖數層,粘土層一般見于煤層底板,在近煤層處可見到菱鐵礦和黃鐵礦結核。其巖性由各種粒度的砂巖、粉砂巖、泥質巖、炭頁等組成。一般呈現灰色、灰白色、灰黑色、黑色等顏色。含煤地層的特點及巖性巖相旋回柱狀圖上顯示的沉積關系,說明該含煤建造為海陸交互相沉積。

      中石炭世是本區晚古生界聚煤作用的序幕,該煤系建造于中石炭濱海平原之上,繼承了前古地理地勢,使之在大范圍內普遍接受了石炭二疊紀含煤建造沉積。在整個含煤建造期間,由于地殼小幅度的頻繁顫動,造成海水時進時退,沉積物時而為海相,時而為陸相,使該含煤建造為海陸交互相沉積。由于當時古地理、古氣候適宜古植物大量茂盛生長,植物遺體迅速保藏,變為泥炭沼澤環境,促進了成煤作用。但煤層薄而層數多,主要原因在于發育的泥炭沼澤極易遭到海水的淹沒、侵蝕。說明地殼頻繁的小幅度振蕩雖對于泥炭沼澤環境有利,但對于煤層厚度不利,常為薄煤層,有時還被沖蝕。之所以含煤建造于海濱地形比較平坦,聚煤作用常是在大面積內同時發生或間斷,這就使聚煤作用在同一平坦地勢上,在同一時間里發生、發展或終止。

      1 巖相旋回法

      石炭二疊紀含煤建造是一個海退型剖面.是一個從海相逐漸變為陸相的過程(圖1)太原組多以海相為主,其次為過渡相、陸相,而山西組則以陸相為主,時而為海相。從下而上整個剖面反應出了下部海相沉積多而厚,上部陸相多而厚.海相沉積明顯漸少。也就是逐漸由淺海相到過渡相.然后過渡為陸相沉積,最后,被紅色建造所代替。

      從含煤地層巖相一旋回柱狀上可以看到,該地層一般由18個小旋回組成.分三個階段加以敘述。

      

      ①上升階段。包括4個旋回,4層煤(11-14號煤),屬過渡相的沙洲、瀉湖相、沼澤相沉積物。其中12、13號煤層為全區可采煤層,出現在2旋回頂部,至3旋回結束。12號煤層頂板為海相泥巖,為厚層狀,含大量動物化石,菱鐵礦、黃鐵礦結核。13煤底板是耐火粘土,為塊狀,具鮞狀、灰色,見大量根莖化石,為瀉湖相沉積。在初始階段植物化石少見,可認為是濱海過渡相;底部以砂巖為主,上為泥巖、粉砂巖,巖性由粗到細,反映出水由淺到深的過程,層理一般見波狀、塊狀、水平層理。

      ② 相對穩定階段。包括太原組上部、山西組中下部,含8個煤層(3-1O號煤),旋回有1O段為5-14號,這一段在旋回、巖相上是復雜的。由于這時地殼活動有所加強,不論在幅度上和運動頻率都與前不同,時而為海相,時而為陸相。巖性差異也較大,各類沉積都有,不僅有陸相的各種不同顆粒的砂巖、泥巖和粘土巖,而且還有厚層的海相泥巖。如4、8煤頂板含有豐富的動物化石,7煤頂板灰黑色泥巖也很厚.所含化石有時為植物碎片,時為動物化石,為瀉湖相之產物。說明在此階段,由于地殼幅度加強和活動頻繁,旋回~巖性復雜、多樣化。

      ③下降階段。完全由陸相沉積組成。由15- 18旋回組成,共含有1-2號煤層,煤層較薄,有時僅有層位,有時甚至被河流相所代替,故此本階段以河流相為主,次為河漫灘相、沼澤相、湖泊相。巖性主要以砂巖為主,具有交錯層理、波狀層理。也具有含粘土質粉砂巖、泥巖。

      綜上,三個階段雖特點各異,但總的趨勢是地殼不斷上升,海水逐漸后退,最后完全為陸相所代替。3、7、12、l3號煤是本區主要可采層.各煤層沉積環境受三個階段所控制。如3、7號煤層位于相對穩定階段第8旋回和13旋回頂部。兩煤組都是由過渡相向陸相遷移時所形成泥炭沼澤相,后又被湖泊相沉積所覆蓋。由此可知,優越的聚煤條件是過渡相與陸相的交界地帶。12、13號煤層底板和頂板都可能為瀉湖相沉積,上下都為海相。

      2 標志層法

      本區含有三層區域性的標志層,即4、8、12號煤層的海相泥巖頂板,均有明顯差異,即其巖層厚度、動物化石種類、個體大小、含量及黃鐵礦結核分布情況等各不相同。

      ①4號煤層頂板。位于山西組上部,黑色致密無層理,貝殼狀斷口,含石燕、海百合莖、珊瑚等化石.通常厚5.0m,頂界距3號煤層平均厚5.Om,是3煤、4煤的對比依據。

      ②8號煤層頂板。位于太原組頂部,黑色致密無層理,含菱鐵礦結核,含腕足類、腹足類海相動物化石,化石個體較大。平均厚10m,為8煤的對比依據。

      ③12號煤層頂板。黑色致密含大量菱鐵礦、黃鐵礦結核,貝殼狀或參差狀斷口,含海相動物化石:腕足類,石燕、長身貝,腹足類螺以及海百合莖、珊瑚等。平均厚度11.5m,是12煤的對比依據。

      ④D層粘土巖。位于太原組底部,灰褐色,具有菱鐵礦結核,巖性局部變粗為粘土質粉砂巖,含大量植物根部化石,厚O.5~5.Om,是13號煤層的對比依據。

      上述明顯標志層,為煤層對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另外各煤層之間也存在一些局部發育,厚度較小的標志層。如2號煤層上部鮞狀含粘土質粉砂巖;3號煤層頂板具稿狀層理之細砂巖;6煤之一含白云母片灰色砂巖,6煤之二底板灰色具鮞狀結構之(C層)粘土巖;7號煤層頂板黑色泥巖;山西組底砂巖,粘土質膠結;9號煤層頂板泥巖,黑色含菱鐵礦結核及海相動物化石,厚1.0m;10號煤層頂板含瘤狀黃鐵礦及腹足類螺化石,厚4.Om:11號煤層底板灰色中粒砂巖等。

      綜上所述十余層段標志層,在本區沉積穩定,巖性特征明顯,厚度變化小,普遍存在,好辨認,易對比,是地質人員現場指導必不可少的有利助手.是預報見煤的重要依據,對礦井地質生產具有指導意義。

      3 測井曲線對比法

      本區煤層特征為中、高阻,視電阻率、側向電阻率曲線呈中高峰反映;低密度,人工伽馬曲線呈高峰值反映;低伽馬,自然伽馬曲線呈低幅值反映。

      ①7煤。一般分為三個分層,上分層為獨立的單一煤層,下部為兩個緊密相連能合層的較厚煤層,且上薄下厚。這兩個煤層間夾有碳質泥巖或泥巖。上下圍巖多為較細的泥巖或砂巖。電阻率、人工伽馬曲線為高峰值,反映明顯。全區可見,是全區物性標志層之一(圖2)。

      ②12煤。由12 和12 兩個分煤層組成,夾矸為低阻泥巖。煤層及夾矸厚度變化不大,煤層頂板為海相泥巖,有lore左右,電阻率曲線是帶有小鋸齒狀的平直段。底板為粉、細砂巖。電阻率曲線呈中高阻反映,一般情況下,12 煤層阻值高于12 煤層阻值(見圖3)。

      ③13煤。在12 煤層下部,以1~2m左右砂巖為標志,多為含有薄夾矸的兩個分層,電阻率曲線值高于整個12煤層(圖3)。

      本煤田采用多手段進行煤巖層對比,通過分析含煤建造巖相的共生組合規律和煤層對比,對于判斷建造中各類巖相出現的層位和分布地帶、確定煤層層位及空間變化規律具有重要意義。


    煤炭知識,煤炭百科,煤炭常識
    分享到:

    上一篇:沒有了
    上一篇:滬深股市4月21日煤炭類股上漲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精品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蜜臀|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jizz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99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嫩草影院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热在线精品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 国产精品一区12p|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欧美激情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柠檬福利精品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