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爐煉鐵用的鐵礦石有天然富礦和人造富礦兩大類,天然富礦(含鐵量在70%以上)經適當破碎、篩分處理后,可直接進入高爐。天然貧礦一般不能直接入爐,須經破碎、富選(制成精料)后重新造塊變成燒結礦和球團礦,即所謂人造富礦,再入爐煉鐵,這樣的人造富礦含鐵一般在50~65%之間。礦石經過焙燒或燒結高溫處理,常稱為熟料,天然礦塊相對地稱為生料。我國鐵礦資源豐富,探明儲量達450多億噸,僅次于原蘇聯和巴西,解放后先后建成了東北的鞍本,華北的遷灤、邯邢,西南的攀枝花,華東蕪寧等礦區,但我國鐵礦資源貧礦較多(約占總儲量的80%),必須大力發展選礦和造塊工業,以提高礦石品位和高爐生產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