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個標準分別是《煤礦辦礦企業標準》、《煤礦建設施工管理標準》、《煤礦管理標準》、《煤礦建設標準》和《煤礦現代化礦井標準》。標準涵蓋了煤炭資源開發、安全生產、經濟運行、管理制度等,是原有制度的完善提高。為了實行煤礦企業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運行,五個標準中的煤礦辦礦企業標準創新了管理模式,對煤礦辦礦主體企業實施等級管理。標準依據企業的規模、專業技術人員數量、百萬噸死亡率等十多項條件,將辦礦企業分為特級、甲級、乙級、丙級、丁級五個級別進行管理。管理級別較高的在配置接替資源等方面將獲得優先支持,同時對年度審核不達標企業實行降級,對于經過整改仍達不到最低級別的企業將被取消辦礦資格。同時新開辦煤礦企業必須符合等級管理的丁級標準。
省煤炭工業廳規劃發展處處長苗還利:我廳出臺《山西省煤礦辦礦企業標準》重點是嚴格準入標準和實施淘汰機制,一方面對新進入我省的辦礦企業提高準入門檻,達不到標準的不得進入我省開辦煤礦,另一方面是對現有、已有的辦礦企業實行等級管理,達不到標準條件的實行退出,鼓勵企業做實、做大、做強。
為了進一步加快全省現代化礦井建設步伐,現代化礦井標準對建設和生產規模在年產150萬噸及以上的礦井制定出新的標準。標準要求,現代化礦井生產裝備要實現100%機械化,綜采機械化程度要達到100%,綜合掘進機械化程度不得低于80%,進一步提高了辦礦門檻。
省煤炭工業廳政策法規處處長武玉祥:通過重組整合,全省煤礦平均單井規模達到了100萬噸以上,我省煤礦進入了一個大礦發展時代,煤礦現代化礦井標準的出臺對煤炭資源勘探、開采、安全保障、生態環境起到了規范作用,將有力推動我省現代化礦井建設步伐。
此外,煤礦建設施工管理、煤礦管理和煤礦建設三個標準主要從加強我省煤礦施工隊伍建設、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勞動保護等方面對行業管理做了細致的規定。
省煤炭工業廳廳長吳永平:這五個標準為我們全行業的發展確立了新的方向和新的目標,只要在山西辦煤礦就必須嚴格執行這五個標準,從隊伍、技術、管理等各個方面落實到位,最終實現統一標準、規范秩序,提高我省煤礦整個管理水平,促進煤炭工業率先走出轉型跨越發展新路,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