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除“煤炭開采和煤化工”兩項主業外,陜煤化集團通過投資新建、收購兼并、內部重組等途徑,已將產業觸角延伸至建筑施工、機械制造、電力、物流、金融服務、乳業等多個領域,多元產業格局悄然成形。
然而,對陜煤化集團介入地方乳企的多元擴張戰略,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馮濤則有不同的看法,其對記者表示,“陜煤化集團涉足乳業讓其主業顯得過于雜亂,容易消耗企業的有限資源和降低企業的專業化程度。”
事實上,據當地一位不愿具名學者對記者透露,陜西省政府要求陜煤化集團 “十二五”末期,收入要達到2000億元且進入世界500強行列。“而目前陜煤化集團的年收入則在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在未來五年間其收入至少要翻四番,而陜煤化集團若僅依靠其主營業務很難實現這樣的目標。”該學者稱。
多元化擴張圖景
繼涉足電力、物流、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后,陜煤化集團又將目光投向了乳業。
作為地方能源國企,陜煤化集團緣何要參股銀橋乳業?對此,5月3日,陜煤化集團總經理楊照乾在該集團于西安舉辦的銀橋乳業暨現代農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稱,奶畜業是一個具有無限空間的可持續發展產業,且陜西擁有得天獨厚的奶畜業發展優勢,發展奶畜產業,扶持壯大地方乳品龍頭企業,對于富裕地方意義重大。對陜煤化集團而言,亦是保護地方品牌、支持民企發展的社會責任。在此之前,陜煤化集團收購銀橋乳業第二大股東所持股份,目前持有銀橋乳業29.5%的股份。公開資料顯示,銀橋乳業是西北地區產銷量最大乳制品生產企業,其擁有西北地區最大的綠色優質奶源基地。
在楊照乾看來,通過投資銀橋乳業,陜煤化集團將介入現代農業領域。“企業將與農墾、延川、靖邊等企業和地方加強合作,通過農產品生產產業化、基地化、品牌化、商品化戰略,以高附加值、綠色環保有機食品為載體,投資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為集團發展建立新的增長點。”
然而,對陜煤化集團介入乳業生產的多元擴張戰略,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馮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陜煤化集團近幾年一直在多元化擴張,在延伸其主業產業鏈的同時,也投資物流、金融等其他產業,為主業做一些輔助性服務,但是此次進軍乳業,則讓其主業顯得過于雜亂。“陜煤化集團可以圍繞其煤炭和煤化工產業鏈進行擴張,但是涉及與之沒有太多聯系的行業,會讓企業的有限資源過于分散,降低企業的專業化程度。”馮濤稱。
事實上,乳業并非陜煤化集團在主業外的首次擴張。
在此之前,除了圍繞 “煤炭開發、煤化工”兩大主業進行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外,陜煤化集團近幾年多元化擴張動作頻頻,已然涉足建筑施工、機械制造、電力、物流、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
“我們在突出主業的同時,堅持多條腿走路,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布局發展多元產業。它意味著集團的發展路徑不是單一的縱向發展,而是多元的縱橫關聯。”關于多元化擴張,陜煤化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華煒曾如是稱。
公開資料顯示,自陜煤化集團成立后,在原有企業基礎上,僅通過投資新建、收購兼并、資產劃轉、內部重組等多種途徑,其全資、控股、參股企業已發展到60余個。
與當地“十二五”目標有關?
“陜煤化集團近幾年之所以四處出擊,頻頻做一些多元化嘗試,很大程度上與陜西省‘十二五’的總體目標有關。”當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學者對記者透露。該學者表示,按照陜西省政府的要求,“十二五”期間,陜西工業投資累計要超過2.5萬億元,其中陜西省國資委監管企業起碼要占一半以上,因此陜西對省屬國企的規模、收入等指標的增速均提出了較高要求。
“對于陜煤化集團,陜西省政府要求其在‘十二五’末收入要達到2000億元,并進入世界500強。而目前陜煤化集團的年收入則在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在未來五年間其收入至少要翻四番,而陜煤化集團若僅依靠其主營業務很難實現這樣的目標。”上述學者稱。
對此,馮濤亦坦言,按照目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陜煤化集團若保持每年20%的增長,到“十二五”末收入翻2~3倍,就已經很不錯了。
事實上,除了陜煤化集團,據記者了解,在陜西,其他省屬國企亦面臨這樣的收入增長的壓力,如目前年收入1000億元的延長石油集團的目標是2500億元,而年收入300億元左右的陜汽集團的目標是1000億元。
為了完成陜西省政府“十二五”規劃中的要求,包括陜煤化集團在內的省屬國企,除了加大對主營業務項目的投資外,通過諸如并購,或對行業內、行業上下游企業進行整合,進行多元化的嘗試等多種方式擴大企業的產能和資產規模,則成為其主要的運作模式選擇。
陜煤化集團提供給記者的資料顯示,到“十二五”末,該企業力爭完成投資2000億元,實現煤炭產能2億噸,銷售收入2000億元,利稅500億元,并挺進世界企業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