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合中,把國有大礦人才、技術、裝備、管理優勢與民營礦機動靈活的優勢有效互補形成的合力,“加速”著整合推進的步伐。2009年5月20日,即入駐南嶺的第27天,陽煤集團派駐的“六長”全部到位。緊接著,生產技術部、通風安全部、經營管理部和黨群綜合部等職能部門相繼設立。資格培訓、安全管理培訓次第展開。與此同時,鉆孔取樣、地面井下控制測量、瓦斯涌出量預測及治理等一項項技術含量高、標準要求嚴的舉措也在緊張有序實施著。以“7+1”模式組成管理隊伍,即7名陽煤集團人員為主,主抓生產、安全、銷售等工作,原煤礦業主以股東、副總經理身份進入管理層,專職協調地方工作。
堅持擴大共同點、淡化分歧點、找準切入點、發掘閃光點的準則,在具體操作中細心落實、耐心推進,“提速”著整合推進的步伐。2009年8月,先是簽訂企業、股東、職工三方補充協議,進一步清晰了股比結構;接著召開了南嶺公司首次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確認了董事長、總經理人選等,建立健全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保障國有企業、民營股份的利益。400多名原有職工中,經體檢培訓后持證上崗,有200多人和南嶺煤業公司簽訂了勞務合同,辦理了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享受到與國有煤礦職工同等的待遇。其余剩余人員也被妥善安置。同時,該公司積極保護當地群眾利益,對煤礦附近村里百姓承諾,維持原有協議不變。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積極調動每位班子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在保證安全高效的同時,“變速”著整合推進的步伐。黨總支書記任克儉介紹,南嶺公司是一個股份制兼并整合煤礦。特殊的企業性質,讓黨建工作也變得特殊。但該公司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原有企業股東的力量,將原有屬地職工黨員按照崗位和年齡進行分配,并成立了4個黨支部。結合煤炭生產特點,將黨員配置在每班每崗,用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帶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班子成員針對單位正處于兼并重組、證照辦理階段的實際情況,結合各自分管的工作范圍,將聯營兼并的相關手續進行分工,責任到人,對每一項手續辦理工作都制定出看得見、摸得著的標準,既給自己提出了提前完成任務的目標要求,又認真總結兄弟單位在證照辦理過程中的經驗和不足,強調實用,注重實效,落到實處。
思想正確、方法科學、執行到位——在規模宏大的資源整合系統工程中,堅持如此做法的結果,必然獲得又好又快的推進效果。
南嶺公司的可貴之處在于,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春風化雨,同時又把具體落實工作做得更加細致嚴謹;既發揮國有煤礦的傳統優勢,又發揮民營礦機動靈活的特點;既“撥亮一盞燈”,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又“照亮一大片”,讓創先爭優蔚然成風。
當前,是“十一五”收官、“十二五”起飛的關鍵階段,“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煤炭資源整合大工程,既要按部就班、穩步推進,又要科學起步、安全高效。惟如此,才能為實現山西轉型跨越發展增添一分新的貢獻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