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含氧煤層氣液化分離,意味著數以萬億計立方米的清潔能源將廣泛地用于工業、民用等領域。而并不坐擁煤層氣資源的民營資本,卻成為了推動這一技術革命的最大動力。
日前,陽煤集團在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瓦斯已經開始轉入開發利用的管道———含氧煤層氣分離液化試驗的成功,標志著數以萬億計立方米的清潔能源將廣泛地用于工業、民用等領域,這被認為是我國礦井煤層氣綜合利用領域里的一場技術革命。
該項目由北京贊成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和陽煤集團共同主持,實驗工廠設在位于陽泉市平定縣的陽煤集團五礦,目前,陽煤集團正在緊鑼密鼓的將這一科技項目推廣到所有礦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專家介紹說,成功地將含氧煤層氣液化分離,即將煤層氣中的甲烷等可燃性氣體和空氣分離,并將提純后的煤層氣液化,這在我國乃至國際上都是第一次。
變廢為寶的技術革命
含氧煤層氣是專指煤礦開采過程中為防止瓦斯爆炸而抽排出的甲烷含量在30%—70%的煤層氣。這種煤層氣中甲烷含量低,且混有空氣,極易發生爆炸,給加工和運輸帶來了困難,放空浪費現象嚴重。
該項技術采用低溫分離的方法,使液體中天然氣純度達到了98%以上,已經達到了工業和民用使用標準,既保證了煤層氣的使用安全,還解決了遠距離運輸難題,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了解,我國目前在采礦過程中,每年有60億—80億立方米的煤層氣排入大氣,既浪費了能源,又造成環境污染。而一座年產量兩萬噸的液化工廠每年能夠處理7000萬立方米的煤層氣,相當于每天減少排放19萬立方米的含氧煤層氣。
目前,含氧煤層氣分離液化已經進入工業化生產階段,計劃于明年在陽煤集團建成一個年產兩萬噸的液化工廠,并隨后在陽泉、晉城等地再建設4個更大規模的工廠。
創新引發商機
昔日被喻為煤礦“第一殺手”的瓦斯,成為緩解中國能源緊缺狀況的一大突破口,這種技術可以將其中的甲烷等可燃性氣體從瓦斯中分離出來,并生產出液化煤層氣。而在國際油價“高燒不退”的關口,它的出現對煤層氣儲量居世界第一位的中國而言,預示著煤層氣大規模商業運營時代即將到來。
數以萬億立方米計的清潔燃料甲烷藏身于中國各處的煤層中。據統計,中國蘊藏著近30萬億立方米的甲烷,大約是美國的3倍。“盡管中國煤層氣年生產量超過了天然氣,但煤層氣的開發卻很少。”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武對記者說。
實際上,這種威脅采礦人員生命安全的甲烷,在燃燒時產生的空氣污染和碳排放量比石油和煤炭要低,完全可以擺脫“殺手”的稱號,為滿足中國能源需求助一臂之力。與此同時,高昂的石油價格也使這一技術呈現巨大商機。
“除了賣液化氣之外,碳排放指標交易也是一種可觀的盈利模式。”贊成國際董事長張寧說,作為投資者,他們可以考慮將這一技術轉讓給其他煤礦企業,也可以合作的形式一起開發液化煤層氣。
民營資本捷足先登
事實上,并不坐擁煤層氣資源的民營資本,卻成為了推動這一技術革命的最大動力。作為資本牽頭人,贊成國際主導了新技術的研發。從2004年起,嗅覺靈敏的贊成國際開始關注煤層氣的開發和應用,并迅速找到了正在進行含氧煤層氣低溫分離液化方案的中科院,此后牽手擁有中國瓦斯抽排量最大礦區的陽泉煤業集團。
在試驗獲得成功后,龐大的商業計劃已經浮現。贊成國際計劃以陽泉煤業集團現有的資源為基礎,陸續建設2萬噸、6萬噸、8萬噸等多處液化工廠,大規模商業運營煤層氣資源將就此拉開序幕。
據張寧透露,贊成國際將在此后的2—3個月內投入1億元左右,組建一家開發煤層氣資源的股份有限公司。“贊成國際將控股這家公司,而中科院、陽泉煤業集團確定為其股東,另外還有兩家香港上市公司正在洽談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