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與生產公司獲悉,中國石油2006年在山西沁水盆地煤層氣勘探開發領域共投資2.2億元,鉆探煤層氣開發井230口,其中55口井已先期投產,標志著中國石油沁水盆地煤層氣開發先導試驗全面啟動。業內專家預計,這將有力推動我國煤層氣產業化生產進程。
沁水盆地是世界儲量最大的高煤階煤層氣田之一,是我國惟一已經探明的整裝煤層氣田,探明煤層氣地質儲量754億立方米。其中,中國石油探明煤層氣地質儲量352億立方米。
中國石油從1994年開始在該地區做了大量的先期綜合研究和勘探工作,1997年完成晉試1井鉆探,獲得日產2700立方米以上的氣流,隨后,又部署鉆探多口煤層氣探井,發現沁水南部煤層氣田。
自獲得探明儲量取得煤層氣開采權后,中國石油持續進行煤層氣開采方式和工藝技術的探索和研究。從煤層氣生成、滲流機理到賦存、富集規律,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室內試驗;從鉆井、完井、保護煤層工藝到壓裂增產、排水降壓措施,分階段進行直井、小井組、多分支水平井開采工藝試驗。中國石油從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一系列新認識,探索適應高階煤地質特點的配套工藝,并在此基礎上編制出沁水南部煤層氣田的開發方案。
先導試驗的啟動,表明沁水煤層氣大氣田的開發已拉開序幕。中國石油將通過先導試驗,摸索煤層氣生產動態規律,進一步優化煤層氣開發工藝和開發方案,以期用最快的速度盡可能多地從地面抽取煤層中的甲烷氣體,向社會提供清潔能源。同時,為今后煤炭企業采煤時的安全生產提供便利條件。
據中國石油煤層氣專家介紹,隨著我國輸氣骨干管網的健全,煤層氣的發展將具備更加有利的條件。我國主要的煤層氣盆地如鄂爾多斯盆地、沁水盆地等都在西氣東輸管道沿線。根據國家對煤層氣開發的統一規劃,生產出的煤層氣可以經過技術處理就近輸入西氣東輸管道。而由此引出的天然氣支線管道及新建的城市天然氣管網將為煤層氣的商業化發展提供強大的市場保障。
據了解,煤層氣的組分主要是甲烷,熱值與天然氣相當,燃燒后幾乎不產生任何廢氣,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同時,煤層氣的產業化開發將是降低我國煤礦事故頻發的根本途徑。根據澳大利亞等國經驗,開發煤層氣,將煤層中的瓦斯(煤層氣)在開采之前就從地面抽掉一部分,可以減少礦道內瓦斯含量的70%-85%,有效預防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