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患治患”改為“釜底抽薪”
??? 5年前的9月,水葫蘆在三江口泛濫成災,江面尤如覆蓋了一張巨大的"綠毯"。一支支打撈隊夜以繼日地在江上忙碌,但空出的水面很快又被大片綠葉占據,有人驚呼這是撈不完的"水上綠魔"。僅2001年,寧波市市本級為治理水葫蘆投入的經費就達180萬元。?
??? 據介紹,每年的6月到10月是水葫蘆的旺發季節。如果條件適宜,一株水葫蘆在這段時間內會發展成4000多株群體,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之一。
??? 傳統的“打撈法”其實是“養患治患”,即當水葫蘆成災時再用人工機械打撈。水葫蘆瘋長時往往大面積封鎖水面,造成水利排灌與江河泄洪設施堵塞、內河航運受阻、水產養殖無法進行、水域生態環境受破壞等嚴重問題。2000年,寧波市將水葫蘆生物防治和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列為重大農業科技行動項目,開始探索一種釜底抽薪式的水葫蘆防治辦法。?
??? “生化武器”克制“水上綠魔”
??? 這個項目由市農科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市水利局與河道保潔網絡共同研究。項目小組經調查,在國內率先提出水葫蘆"冬枯夏盛"的區域特點及分區治理的理念,同時采用"河道分類管理"、"春夏兩次分步打撈"等技術及"u字形浮式攔草壩"、"塑料浮筒攔草網"等設施,使打撈效率提高了10至20倍。?
??? 他們還成功地引進了水葫蘆的天敵---水葫蘆象甲,并采用新技術加快其繁殖速度,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北緯30度線附近地區的水葫蘆生物防治。在保護環境安全的前提下,他們篩選出安全有效的除草劑,并提出"冬前用藥"、"兩次用藥"等化學防治新技術,使水葫蘆的越冬成活率從超過20%下降到3%以下。?
??? 該項目在去年年底通過鑒定,專家們認為總體已達國際先進水平,而且可應用到其他水葫蘆發生區,推廣前景廣闊。據估計,5年來,市本級節約水葫蘆治理費用2270萬元,全市累計節約7700多萬元,對泄洪、養殖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社會經濟效益則難以用數字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