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目前各大城市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填埋式———找一塊遠離城區的土地,深挖成坑,然后把生活垃圾填埋進去。然而,隨著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產生的生活垃圾也在與日俱增,而可供填埋的土地卻日漸減少,這個矛盾在寸土寸金的長三角地區顯得尤為尖銳。
????然而,與其他城市把垃圾遠送到鄉下深埋的方法不同的是,紹興新昌縣卻把從各處收集來的垃圾運進了城市,然后通過高溫高壓水解法將垃圾變成有機肥料和制磚原料后再送回農村。
????十小時,垃圾脫胎換骨
????只需要10個小時,就可以把各鄉村城鎮每天運來的生活垃圾經過無害化處理,變成有機肥料和制磚原料。
????這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垃圾處理流水線是由一家叫做浙江綠夏生態環保科技公司的新昌民營企業開發研制的。目前,新昌縣每天有250多噸生活垃圾被統一收集運送到這家企業并當天消化,然后每天生產出35噸有機肥和20噸制磚原料。
????每天清晨,各地環衛所的清運車就集中在新昌縣綠夏生態環保科技公司,清運車把垃圾一卸下,工人們就把它們一鍬一鍬地送上傳送帶。垃圾迅速地被分門別類了:塑料、橡膠、廢銅爛鐵等可回收的垃圾被裝入袋子放在一旁,等待廢品回收站前來收購;含水分低可燃的垃圾被送入了焚燒爐,轉換成分解其他垃圾所需的熱能;而剩余的其他有機垃圾就統統集中起來,守在干凈明亮的控制室內的技術員輕輕按下電鈕,近1噸左右的有機垃圾緩緩升起,被推入到了4個大壓力容器內,進行高溫高壓分解。
????4個小時后,這些垃圾出爐了,再通過噴爆干燥技術處理,一部分垃圾就有了一個嶄新的名字,叫“有機肥料”。而另一部分剩余垃圾則進入分篩系統回收處理后被送入了焚燒爐,變成了制磚原料。
????農民愛用垃圾做的肥料
????流行一時的“魔鬼辭典”對垃圾有一種另類詮釋———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
????專家們作了一個粗略的測算,生活垃圾中包含大量的有機可燃物等,它們所含的熱值極高,焚燒兩噸垃圾產生的熱量大約相當于1噸煤。在當下能源日漸緊張的情況下,專家們戲稱“垃圾也許是地球上唯一不斷增長的可再生資源”。
????綠夏公司總經理袁靜波告訴記者,公司目前每天生產出的35噸肥料,除了供應新昌本地的蔬菜、水果、茶葉基地外,還在新昌附近的鄉鎮農資商店里出售。
????新昌縣一位果農告訴記者:“這種肥料經過高溫高壓處理后,特別干凈,什么病菌蟲卵都被殺死了,果樹吃下這種肥料,患病蟲害的情況也減少了很多。”
????4億噸垃圾可產生300億經濟效益
????據國家環保總局調查顯示,按一般規則計算,我國城市人口平均每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2公斤,農村人口每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0.7公斤,兩項相加,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約為4億噸。
????綠夏公司總經理袁靜波算了一筆賬,如果把這些垃圾都通過高溫高壓水解法處理的話,4億噸生活垃圾,可產生30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效益。
????“垃圾大有前(錢)景啊!”據了解,綠夏公司接下來將繼續擴大生產,增強處理能力,另一條高標準,日處理城鄉生活垃圾200噸,日產有機肥30噸的新項目,正在緊張有序籌備之中。新項目投入使用后,日處理能力將達到400噸-500噸,日生產有機肥60噸-7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