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3日訊想象中污水處理廠應該是惡臭難聞的,但記者來到廣州獵德污水處理廠、大坦沙污水處理廠卻聞不到一點的臭味。記者今天從廣州市市政園林局獲悉,廣州市通過加大清潔生產的力度,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生產設施進行新技術密閉除臭,同時,積極采用中水再生回用、脫氮除磷優化、超聲波處理污泥技術,全面減少了污水處理廢棄物對環境的二次污染,使廣州市在開展污水處理新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生物除臭杜絕二次污染
????據污水處理廠技術人員介紹,污水處理廠的泵站在污水收集、處理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氨氣、硫化氫、甲烷等臭氣,這不僅使員工健康受到影響,還影響了周邊居民。為有效減少污水處理過程中的臭氣二次污染,廣州市污水治理公司近年逐步對污水處理廠的泵站、沉砂池、反應池及污泥濃縮池等部分會產生較濃氣味的生產設施進行加蓋密閉,并采用離子法、催化活性炭法、復合生物法等多種新技術進行除臭。現已完成了大坦沙廠二期15萬噸/日、三期22萬噸/日的廠區大部分反應池面、44萬噸/日的獵德廠污泥濃縮池和全市10個污水泵站的防臭加蓋。
????記者在大坦沙污水處理廠看到,反應池、沉砂池、濃縮池等池面上安裝了一排排整齊的玻璃罩,把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臭氣與外界完全隔絕,并通過一條吸氣風管將玻璃罩內的臭氣完全吸掉,人走近池邊一點臭味也聞不到。臭氣最后集中吸附到一塊長50米、體積900m3的梯形特殊土堆進行處理。土堆中內含有沙、石和微生物,通過沙、石對臭氣的阻隔和微生物的吸附,減少臭氣的濃度。據污水處理廠技術人員介紹,所培養出來能“吃掉”臭氣的菌種還是從森林中采集的。
????除了生物土壤法處理臭氣,污水處理廠還采用生物滴濾塔法處理,把蓋起來的臭氣吸收到一個裝滿微生物的密封塔里,由微生物破壞各種異味分子,最后排出達標氣體。經過加蓋后,除臭效果非常明顯,氨氣指標從1.69mg/m3降低到1.30mg/m3,臭氣濃度也從168降到了小于10,甲烷指標從0.930%降低到0.210%。污水廠周邊空氣質量得到了較大改善,附近居民也不再投訴污水廠有異味,房地產逐級升值凸顯經濟效應。
????廣州市政部門表示,下一階段還將分階段對現有污水廠剩余會產生臭氣的池體、泵站進行全面加蓋,現獵德廠一期、二期廠區池面加蓋正在進行設計招標工作;瀝滘廠的設計效果圖將于近日完成;而擴建的獵德三期廠區池面和新建的大沙地、北部四大污水處理廠則在一開始設計即已考慮加蓋除臭問題。
????創新清污節省資源金錢
????創新技術運用到污水處理中,不但改善了環境,還起到節約作用。據了解,廣州市已建成的四大污水治理廠,通過密布在廣州大街小巷的市政管網收集市民的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過去污水經過處理達標后,就直接排走了。但近年來主要污水廠廠區內都鋪設了中水管道,使中水廣泛應用于廠區綠化、清潔、景觀以及生產用水等。目前廣州市中水回用能力比2004年底提高了近四成,已超過1萬平方米/日,每年可節約自來水費近500萬元。下一步,廣州市還計劃將中水用于馬路清潔、綠地澆灌、廁所沖洗以及消防用水等,擴大中水再生利用范圍,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另外,污水處理后產生的大量污泥,是污水處理行業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