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非常發達,環保設施也非常到位。歌勒博士1991年就擔任德國生態工程與技術合作公司董事長,從1985年至今,歌勒博士不僅承擔了德國國家科技部和聯邦環境基金會的五項國家級項目,而且把生態濕地處理污水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實踐推廣到了俄羅斯、加納、意大利和中國。
在城廂鎮電站村,歌勒博士興致勃勃地觀看了農家門前的生態濕地兩級處理系統。聽說這套設備每戶只花了600元錢,采用的是人造濕地原理,通過泥、沙、小石、大石四層過濾,然后再利用植物根系處理,實現生活污水的達標排放,歌勒博士認為很有創意,當他分別掀起進水口、出水口水泥蓋子,觀察到濕地處理后的生活污水已明顯變清時,高興地對陪同前往的太倉環保局長說,這與他在常州某濕地公園推廣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只要對進水管道和處理工藝稍加改進,還能取得更佳效果。
浮橋鎮協心村正在建造兩座塔式蚯蚓生態濾池,建成后可處理全村的生活污水。???
見到水解浸化池、四層蚯蚓生態濾池已開始動工,人工濕地系統規劃到位,從生活污水進入到處理后的污水達標排放全過程標得很清楚,歌勒博士非常感興趣,不時地提問,不時地點頭。當他聽到塔式蚯蚓生態濾池組合工藝上一套大約投入30萬元,建成投產后每天能處理生活污水42噸,歌勒博士認為效果很不錯,他建議再要追加一個固廢處理系統,把沉淀下來的糞便等轉化成有機肥料,順便也避免了管道經常堵塞的煩惱。
臨別時,歌勒博士了解到太倉準備花3年時間,把遠離城鎮污水處理廠暫時無法處理的農村污水全部搜集處理,當即表達出強烈的合作意向。他說,在太倉已經有了一個德國環保技術中心了,他非常愿意為太倉的農村環保出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