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此處查看全部娛樂圖片 --> 指揮約翰·內爾森 男高音馬克·海勒 女高音黃英 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董事楊雪蘭 新浪娛樂訊 4月3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將上演一場名為“四...">
新浪娛樂訊 4月3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將上演一場名為“四季”的上海歌劇院合唱團合唱音樂會。本次音樂會由國家大劇院,美中文化協會--百人會附屬文化機構主辦,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協辦。屆時,杰出的民間環保人士,生動的生態保護區圖片,將在由上海歌劇院帶來的氣勢恢宏的海頓清唱劇旋律中,全方面向觀眾展示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的成果。
大師執棒,傾力打造高難度劇目
音樂會將呈現海頓清唱劇作品《四季》的多媒體演出。由享有國際聲譽的指揮大師約翰?內爾森(john nelson)執棒,著名歌唱家包括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簽約女高音歌唱家黃英、男高音馬克?海勒(marc heller)、年僅23歲、剛獲2007卡迪夫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的沈洋都將加盟此次演出,擔任樂隊和合唱隊的是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和上海歌劇院合唱團。
清唱劇《四季》是“交響樂之父”海頓的代表作,題材取自英國詩人湯姆生(james thornson)的敘事詩《四季》,以奧地利農民和大自然的生活為背景,借農夫席蒙、女兒漢娜,以及漢娜的情人魯卡斯三人,用美妙的歌聲透過大自然向神表達了由衷的感激。《四季》是以四個樂章表現四季自然輪回的一部清唱劇。通過三位獨唱音樂家對于全劇三個人物的演繹,自然與人事均得以詮釋。全曲由春、夏、秋、冬四個部分構成,每一個季節由管弦樂展開序奏,刻畫出各個季節的情景與農民的生活作息,再以強有力的合唱結束。
據上海歌劇院相關負責人曹建申先生介紹,此次選擇《四季》基于兩個原因:第一,契合“綠色奧運”主旨,弘揚奧運精神;第二,為歌劇院積累保留曲目做一次有益嘗試。
一個指揮需要指揮多個樂團,一個合唱團更需要請多個指揮培養各種風格,一流樂團需要由一流大師歷練。據曹先生介紹,本次指揮特意邀請到約翰?內爾森擔綱。約翰?內爾森所擅長的曲目從巴洛克到現代派,涵蓋了交響樂、歌劇等多個領域。其中讓這位指揮家情有獨鐘的,是“由人聲組成的合唱音樂”,因此清唱劇成了內爾森的“保留節目”。此次與大師合作清唱劇對上海歌劇院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對于一個好的合唱團而言,除了歌劇,真正能體現水平的就是清唱劇。目前,上海歌劇院剛剛結束國家大劇院版意大利普契尼歌劇《圖蘭朵》的演出,至此,上海歌劇院在國家大劇院首個演出季中已經呈獻了3臺11場歌劇,而清唱劇《四季》是上海歌劇院的又一次全新挑戰。據了解,清唱劇本身就屬于較難的藝術表演形式,而《四季》又屬于敘事詩,需要中國歌唱演員全部用德語演唱,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關。單純地模仿德語發音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演唱表現出作品的內涵,上歌這次在歌唱演員的語言培訓方面也狠下了功夫。正如曹先生所說,“越是難的藝術作品,越具有存在和演繹的價值,對上歌來說是一個機遇更是一個挑戰。”
據悉,上海歌劇院已對本劇進行了兩輪排列,3月8日-12日,約翰?內爾森大師就親自進行了第一輪排演;第二輪的排演從3月30日開始,目前,全部主唱已完全進入排練。
“綠色音樂”與“自然中國”的完美契合
《四季》整體音樂清新自然,與綠色主題息息相通,緊隨當前“綠色奧運”的時代主流。在08奧運年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這一音樂會的上演則是通過音樂來弘揚了“綠色奧運”的精神。
據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董事楊雪蘭女士介紹,為了更好的實現“綠色音樂”與“自然中國”最完美的契合,演出方在舞臺設計包括多媒體技術運用方面,不斷在做修改與完善。據悉,臨近表演的前一天,主辦方仍然擔心古典音樂與現代多媒體技術同臺表現,有可能會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大膽的改變了早已設計好的攝影作品展示順序,重新將照片按音樂劇《四季》的篇章主題歸類,分為了“春”、“夏”、“秋”、“冬”四個片段。音樂會旨在用音樂去感染聽眾,讓聽眾最大限度地發揮想象力,去體會自然與人類的和諧,照片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其實,這更將考驗舞臺的多媒體技術,如何運用最高科技的手段,找到古典與現代最自然的結合點。
談到國際指揮大師約翰?內爾森先生,楊女士難以掩飾此次邀請到內爾森先生的興奮。早在1989年內爾森先生就受楊女士之邀,在中國演出了《安魂曲》。之后的幾年間楊女士與內爾森先生都有過合作,本次清唱劇曲目的難度很大,連對此頗有造詣的內爾森先生都多次詢問主辦方舞臺是否準備好,何時可以進場排練之類的問題。可見大師對這次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十分慎重且期待。
一場精彩的演出,除了有大師指導,還需要有高素質的演唱者。《四季》音樂會主唱之一黃英女士蜚聲國際,無論唱功還是舞臺經驗都可謂相當豐富。但為了準備這次演出,她還是特意去英國培訓了六周,重新鞏固了清唱劇唱法。她表示,這部清唱劇很合適她的嗓音,希望當晚能將最完美的狀態呈現給觀眾。
楊女士還介紹說,此次邀請沈洋擔任主唱,是因為他是一位很有天賦的年輕藝術家。早在沈洋成名前,楊女士曾經幫助他公派去美國參加培訓,為其引薦名師、參與國外大師班,并參加國際大賽。經過沈洋的不懈努力,終于在全球最高級別聲樂比賽之一的卡迪夫國際聲樂比賽中獲得金獎。可以說,楊雪蘭女士也算沈洋的恩師之一了。據了解,沈洋一直在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學習。從《四季》音樂會的視頻短片中可以看到沈洋始終對演出積極準備,把每一次排練都當作真正的表演。
“see生態獎”表彰杰出民間環保人士
“see生態獎”是中國大陸首個由民間環保團體設立的生態環保獎。獎項的宗旨是促進日益興起的環保運動,推動中國民間力量參與環境保護,改善生態環境。2007年,全球最大的民間環保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和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共同主辦此次生態獎,本屆生態獎共收到全國各地的生態保護項目參評申請161 個,另有59 個企業申報了企業生態獎;社會各界55 萬余人參與了生態獎的網上評選投票。
see?tnc生態獎以和諧為主題,側重于表彰在生態保護方面取得實效,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重視多方合作、協調發展、達到人與自然和諧、人際和諧、強調行動力和多贏的結果。據有關人士透露,4月3日的音樂會席間,生態獎的相關主辦單位將為多項成功的環保項目、多位杰出的環保人士頒獎。
自然中國攝影作品展
伴隨著音樂的將有中國自然保護區攝影圖片的多媒體展示。這些照片是從2008年中國自然保護區攝影比賽中甄選出的,攝影比賽由北京奧組委和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主辦,反映中國自然保護區秀美風光、反映中國的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的美好瞬間,同時又都述說著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人與自然的和諧。
作為主辦的國家大劇院從建設階段開始就十分注重與自然的和諧,也非常希望通過音樂來喚醒人類對自然的珍愛。在2008北京奧運會即將來臨之際,這場弘揚“綠色”、“環保”精神的音樂盛會無論從藝術價值還是社會價值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