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市燃氣集團獲悉,截至3月15日,去冬今春供暖期全市天然氣用量達到30.9億立方米,比上一個供暖期多用近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4.16%。清潔能源用量的增加為改善首都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據測算,僅今年新增的天然氣用量就替代燃煤71.4萬噸,減少煙塵排放270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4噸。
記者了解到,去冬供暖期前,全市日供氣量平均在500萬立方米左右,供暖第一天,日供氣量猛升至2000萬立方米,最高日供氣量達3424萬立方米,比歷史最高日供氣量2601萬立方米增加31.6%。用氣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新增了供熱面積和冬季溫度變化較大。
溫差變化造成全市日供氣量起伏不定,給燃氣管網調度運行帶來很大難度。市燃氣集團生產指揮調度中心實施三級指揮調度調控網絡,完善應急指揮平臺,加強了對全市燃氣管網重點部位、重點設施的監控管理。燃氣工人爭分奪秒完成新建和改建工程,及時交付使用一些重點調壓站,為冬季供暖期安全穩定供氣提供了有力保障。
冬季供暖期間,數百名燃氣工人日夜堅守崗位,巡視、檢測維護、搶修遍布全市的7座天然氣儲配廠、接收門站、670多座高中壓調壓站以及3000多個調壓箱,為連接著從市中心環狀敷設至六環路的7600多公里燃氣管網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天然氣用量的增加替代了大量的燃煤等能源。據統計,自2006年本市停產人工煤氣后,天然氣在首都城市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已由陜氣進京前的0.4%增長到7%以上。由此,全市每年減少燃煤396萬噸,減少飛灰26.4萬噸,減少廢渣86.6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0.72萬噸,減少氮氧化物2.4萬噸,減少一氧化碳8.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