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兩會上,環保、民生,尤其是重大工程的環保民生問題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之一。中國石化川氣東送管道工程,將“善待環境、善待農民、善待員工”理念貫穿于工程建設全過程,全力打造生態、福祉工程。
3月9日,正值兩會召開之際,記者來到川氣東送管道安慶長江穿越隧道工程施工現場。安徽省安慶市海口鎮南埂村村主任錢宜民高興地對記者說:“川氣東送管道工程的施工單位給我們做了一件大好事!他們把從江底隧道里清理出來的廢石渣,送給我們修路、墊房基,還幫我們墊付了運輸費用。我們還沒有見過這樣好的施工單位!”
這是川氣東送管道工程施工單位貫徹“三個善待”理念的一個生動事例。
由于川氣東送管道途經的四川、重慶、湖北西部,多是生態脆弱且敏感的山區,有的地帶水網密集、人口稠密,工程項目部明確提出了“三個善待”的工程建設理念,即善待環境、善待農民、善待員工,全力保護沿線環境,造福百姓,確保員工的健康、安全。
全線少砍伐樹木300萬棵
善待環境,就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解決好大口徑管道施工與環境保護的難題。川氣東送管道工程的原設計方案,在一些山勢陡峭、地形復雜的山區,多采用爬坡的方式敷設管道。這不僅增加了施工難度,還要砍伐大量樹木。項目部與設計單位協商,按照“能在山下敷設的,不上山敷設;能打洞通過的,不爬山敷設;能利用荒地的,不占用耕地”的原則,對原線路進行了優化。經過努力,普光—宜昌段的干線路由683公里減少為620公里,隧道數量由原來的24條增加到68條。據統計,因增加隧道,全線少砍伐300萬棵以上的樹木,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青山綠水。項目部還要求將開挖隧道帶來的棄渣,用土覆蓋,給當地農民增加耕地。山區管道完工后,除做好地貌恢復和水土保護外,還將對管道沿線進行綠化。
村民頭頂上的“炸彈”消除了
善待農民,就是將工程建設與幫助當地農民解決困難結合起來,造福沿線百姓。川氣東送管道有一條貓兒山隧道,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坎家村附近。在勘察中,項目部發現這條隧道出口側的右上方有一片已被嚴重風化的數百平方米的危巖。住在附近的一位叫宋德海的村民介紹,2004年這里曾發生過危巖崩裂,他家的房屋和人員受損嚴重。為了消除這顆懸在當地村民頭頂上的“炸彈”,工程項目部投資200多萬元,經過4個月的施工,進行了加固處理,使危巖得到徹底整治。宋德海激動地說:“自從2004年有石頭掉下來之后,從沒睡過好覺。現在好了,我住在下面也安心了,真的感謝中國石化,把我們這個心頭之患去掉了。”當地政府部門的一位負責人說:“每次下雨,我們政府都對這片地區極為擔心。現在危巖處理好了,我們也安心了。中國石化給我們當地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川氣東送管道工程的施工單位,還積極參與地方抗險救災工作。今年1月份,四川、重慶、湖北等地區遭受了嚴重的雪災,施工單位積極參與到當地的抗險救災工作中,為當地百姓無償提供生活用水、蔬菜和食品,還派人清理路面積雪。自工程開工以來,全線已收到當地政府、百姓贈送的錦旗43面、感謝信28封。
1.2萬員工接受安全培訓
善待員工,就是在工程建設中,為員工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環境。川氣東送管道工程在山區管溝開挖和隧道施工中,必須使用大量炸藥和雷管。為了加強對參戰員工的防護,工程項目部要求參加工程建設的1.2萬余人,在上崗前均接受安全培訓。到目前,全線已累計使用炸藥2700噸、雷管300多萬支,未發生一起火工品丟失和爆炸事故,火工品管理事故為零,未發生任何安全上報事故。特別是在隧道施工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做好地質超前預探工作,沒有發生一起突泥、突水事故。川氣東送管道工程項目部還注重給野外施工的人員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讓施工人員下班后能洗澡、有可口的飯菜和舒心的休息環境。
截至目前,管道累計組焊已近1100公里,完成了總長度的50%;山體隧道掘進總長度為75公里,完成了總量的79%;5條長江穿越隧道中已有3條貫通。線路按焊接口數計算的焊接一次合格率為98.82%,達到國家級優質工程要求的焊接質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