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華北油田采油五廠傳來消息:2001年至今,這個廠不但累計實現天然氣自發電3.3357億千瓦小時,創經濟效益約1.7億元,而且減少碳排放33.26萬噸。
由于伴生天然氣回收得到了保證,僅今年前8個月,采油五廠利用油井伴生天然氣累計發電2049萬千瓦小時。據悉,2003年采油五廠應用伴生天然氣自發電量沖上3500萬千瓦小時后,便一路保持。2006年開始,伴生氣發電已經連續5年占到全廠總用電量的一半以上。
采油五廠所轄的部分油田有著豐富的伴生天然氣資源,長期以來,由于技術手段落后和認識上的差距,大量的伴生天然氣除了部分用于加熱爐作為油田伴熱能源外,其余的均白白地揮發掉了。由此,不但浪費了資源,對環境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是科學發展的理念讓我們轉變了工作思路。”采油五廠的相關領導告訴記者,今年開始,他們通過反復論證,率先在產氣量較大的趙州橋油田上馬第一臺伴生天然氣發電機組。取得成功后,又相繼選址荊丘油田、深西油田、車城油田上馬伴生天然氣發電機組,只用很短的時間,便將5座22臺400千瓦天然氣發電機組陸續安裝到位,具備了年發電3800萬千瓦小時的能力。
這些發電機組建成后,采油五廠多管齊下,先是在何莊西、澤86和晉古1等潛山油藏通過實施大修、酸化等措施,大幅提高了伴生天然氣的產量。繼而又在深南、趙縣和車城等油田大面積推廣新井伴生天然氣及儲罐天然氣回收等先進技術,不僅如此,這個廠為了確保自發電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氣源供應,還將300余口生產油井和聯合站的伴生天然氣生產指標納入各個下屬采油作業區的績效考核范圍,以保證每年伴生天然氣的回收總量不減。
特別是近幾年,采油五廠通過對機組運行各環節的檢測,發現伴生天然氣發電機煙道內溫度高達600攝氏度至700攝氏度,熱能充足。因此,這個廠又組織科研人員反復研究探索,自主研發成功國內首套天然氣發電機煙氣和冷卻水余熱回收配套裝置,并隨之推廣應用于生產實踐之中。目前,這個廠23臺發電機組已全部安裝上這種余熱回收裝置,年可回收4750億千卡熱量用于生產伴熱,相當于節約油氣當量4750噸,創效19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