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星報報道,從2005年到2011年,我省GDP一舉由中部并列“墊底”升至次席。但我省經濟增長仍存在投資效率偏低、工業經濟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困境。為此,省經濟信息中心最新一期《經濟藍頁》建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以2005年和2011年我省經濟的一些代表性指標為依據,將其與全國及中部地區進行比較。
在工業經濟效益上,2011年,我省工業產值利潤率相比2005年只提升了0.4個百分點,是中部六省中提升幅度最小的。
在我省占有相當比例的工業能源、原材料等高耗能行業,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和產能過剩“雙重壓力”,同時,家電、汽車等主導產業創新力不足,導致利潤微薄。而大量的投資沒有帶來相應經濟效益,是導致我省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
對此,專家建議,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勵企業創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也要及時向企業“轉移”。對于工業經濟效益不高,專家說,也要積極推動產業兼并重組、優化產業布局、延伸產業鏈。(孫韓 記者 丁林)
(原標題:我省工業產值利潤 6年只漲了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