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圍進行南部山區綜合整治,大規模開展“森林進城、園林下鄉”,大力度遏制化工異味……
昔日的化工名城臨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魄力,進行著一場事關民生的生態戰役。
在全市區縣域科學發展現場觀摩點評會現場,記者在山東徐旺礦業礦區看到如下場景:從穿孔、爆破,到挖掘、破碎、篩分、運輸等所有環節,全部實施“無塵式“生態開采;廠區道路全部進行硬化、亮化,所有出廠車輛必須在專門沖刷點沖洗車身后再上路;在全國首批采用封閉式罐體設計、用天然氣做燃料的新型生態環保運輸車……
這正是臨淄區為實現“建設生態和諧文明現代化臨淄”目標任務而實施的第一場戰役——南部山區綜合整治。整治以構建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以抓好水土流失、破損山體等生態脆弱區恢復治理為重點,對11家礦山企業全部實施停產整治,規范提升6家,關閉5家。在礦山實現無塵開采、清潔生產的基礎上,還將引進先進的工藝設備和管理模式,對粉塵進行收集變廢為寶,回收廢水進行循環利用,對廢棄采礦區進行全方位植被綠化、生態恢復,真正實現“搬走一座礦山、再造一片森林”的目標。實現完全符合環境要求的無塵式“生態開采”,這在全國還是首創。
在以“月色漁歌”為主題的藍帆游園內,與會代表紛紛被游園內清新的空氣和郁郁蔥蔥的美景所吸引,不約而同地稱贊環境之美;在臨淄區敬仲鎮片區,整齊有序的村落,干凈整潔的道路,統一的外墻顏色,令與會人員眼前一亮;按照“森林進城、園林下鄉”的思路,臨淄正在以栽種大喬木、提升大綠量為重點,大規模實施綠化倍增工程,加快推進二沿三環綠化、山區造林、村莊綠化、庭院綠化和高速路林帶更新,320個村居完成綠化提升,共栽植喬木32.5萬株、花灌木126萬株、地被133萬平方米。
隨著臨淄大道綜合提升項目的竣工,臨淄區初步構建起以晏嬰公園、太公植物園、齊園等主題公園和休閑游園為節點,以淄河綠化帶、城市綠道為脈絡的網格化城市生態景觀,“城中有園、園中建城,城在園中、人在景中”的公園城市格局正逐步形成。
按照“搬遷提升一批、關閉轉產一批、規范保留一批”的原則,臨淄還大力度開展以遏制化工異味、保護水質安全為重點的化工行業綜合整治,聘請全國一流化工專家,逐個企業、逐套裝置“把脈診治”,目前已完成投資1.9億元,改造提升企業329家,拆除企業152家,所有保留企業兩年內全部改造提升一遍,確保實現“兩年達國標,三年達民標”。
生態新城,正在成為臨淄的又一新的城市名片。(記者 張厚新 通訊員 高奇 編輯 鄒長永)
?。ㄔ瓨祟}:化工名城的生態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