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紹興8月25日電(記者夏毅)25日,浙江紹興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緊缺指數,其行業人才緊缺情況顯示,新能源、新材料行業人才緊缺指數最高,為非常緊缺;生物醫藥、新興信息行業次之,為相當緊缺;節能環保、先進裝備制造行業人才緊缺程度相對較低,為比較緊缺。
紹興作為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自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形成了以第二產業為主、民營經濟為主、輕紡產業為主的產業格局。2011年,該市實現生產總值3291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進入富裕型社會的發展階段。
據了解,紹興市重點對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興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和節能環保等紹興市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企業進行的抽樣調查,共回收有效調查問卷351份,獲得221個專業崗位人才緊缺指數,并根據人才數量緊缺指數、人才質量緊缺指數、人才供給緊缺指數三大要素,界定極度、非常、相當、比較和一般緊缺等5個等級,對崗位緊缺情況進行分析比較與預警判斷。
從人才緊缺指數構成的三個要素分析,人才數量緊缺指數最高的是新能源和新材料行業,人才總量偏少;人才質量緊缺指數最高的是新興信息、生物醫藥行業,高層次人才匱乏;人才供給緊缺指數最高的是新能源、生物醫藥行業,人才培養供給與市場獲得性最弱。
從崗位人才緊缺情況看,在221個專業崗位中,工業余熱回收利用設備設計工程師、醫藥制劑生產研發工程師、診斷試劑研發人員等16個崗位的人才處于“紅色預警”的非常緊缺狀態。熱能工程技術工程師、光伏發電設計工程師、汽車試制試驗工程師等69個崗位的人才處于“橙色預警”的相當緊缺狀態。兩者合計崗位85個,占總量的38.46%。
從人才類別的緊缺程度看,從事科技研發的專業技術人才緊缺程度最高,占16個“非常緊缺”崗位的87%,占69個“相當緊缺”崗位的65%,技能型人才緊隨其后,占“非常緊缺”崗位的13%,占“相當緊缺”崗位的20%。
據悉,根據該人才緊缺指數,紹興市將著重增強人才智力集聚的針對性,對“極度緊缺”、“非常緊缺”崗位人才作為招才引智的重點,每年組織企業、開發區到歐美發達國家和國內高校集聚的城市,開展專項招才活動。
紹興還將針對從事科技創新的專業技術人員最緊缺的情況,深入實施“330海外英才計劃”,重點引進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國際化高端人才;積極推動企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緊密度高的高校、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柔性引進一批科技創新人才。根據技能型人才緊缺情況,加強校企對接,有針對性地培養一批企業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此外,為解除人才“落地”的后顧之憂,紹興還建立緊缺人才“綠卡”制度,在人才落戶、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貼心服務,營造栓心留人的環境,使得“名士之鄉”紹興成為新的人才集聚高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