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報訊 記者李光正 實習生陳媛報道:昨日上午,讀者路先生致電稱,東湖熊貓燈會落幕后,有人遺棄了大量尚可使用的燈泡和電線,感覺十分可惜。
現場遺棄大量可用燈泡
記者隨即趕到東湖聽濤風景區,在此前舉辦過熊貓燈會的主展區看到,幾名工人正在拆展架,燈籠、鐵架子、電線、燈泡散落一地,有不少燈泡摔破了,到處都是玻璃碴。記者詢問一名正在搬運鐵架子的工人,他回答說,鐵架子可以賣,但電線和燈泡都不要了。記者隨手撿起一個40瓦的燈泡,見鎢絲完好,應該是可以正常使用的。“我昨天撿了三四個燈泡回家,試一試都是好的,今天又來撿了十幾個。”路先生說,他看到成千上萬的燈泡被丟棄在地,感覺太浪費了。
外地回收再利用可借鑒
記者上網查詢,發現外省一些地方在撤展時處理彩燈的方法值得借鑒。
廣西柳州今年元宵燈會后,將有的展品直接贈送給科技館,繼續向市民展出,大多數單位則把花燈拿回去后,進行修整、改造成新的花燈,下一年繼續拿出來展示。對于一些本身就采用廢舊物品來制作的花燈,如果沒有回收價值,將統一當成廢品處理,賣出得到的錢用于資助貧困學生。
去年元宵節后,廈門市元宵燈會組委會決定通過招標拆除回收。招標公告一發布,就吸引了數十家公司報名。
(記者李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