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以純電驅動為汽車工業轉型主要戰略取向。確定純電驅動為主的戰略取向,是基于何種戰略考量?技術的便捷、優厚的補貼。新能源汽車何時才能走進百姓生活?
中廣網北京4月1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天(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討論并通過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會議指出,要以純電驅動為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根據《發展規劃》,未來中長期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是爭取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同時,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會議要求,要加快推廣應用和試點示范。實施鼓勵購買和使用節能汽車政策,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由于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相關設施不足,所以,會議也要求,因地制宜建設慢速充電樁和公共快速充換電設施,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建立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體系。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評論此話題。
之前出臺的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已經不少了,中央和地方都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大力扶持。但效果并不是非常明顯。昨天通過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最大進步是讓一直爭論不休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標有了明確說法,即要以純電驅動為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純電動的戰略目標已經明確,應該如何準確理解這一目標?
韓曉平:首先還是能源安全問題,現在對外石油依存度不斷提升,今年大概到57%,可能還要進一步提升到58%,預計到2030年可能會達到80%,這么高的依賴度,所以安全各方面都是問題,而且油價不斷的攀升,對我們的壓力非常大。如果發展純電動汽車,就可以完全不依賴油,這也是為什么國家考慮制定這個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