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夏友勝
實習生 付雨涵/文
記者 袁曉強/圖
種花?快閃?種子發放?行為藝術?地球拼圖?這是昨日在河南大學上演的以“微碳生活”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校園環保“微”行動活動, 他們把低碳與當下流行的“微生活”理念結合,倡導以“微碳”為代表的微環保理念。環保宣傳也能時尚、新潮,只要你愿意動腦筋,樂于行動。
昨日上午,河南大學明倫校區大禮堂廣場,集聚近2000名環保志愿者,他們身著標有環保宣言的統一文化衫,分成38列組成方陣,用手中的畫板拼成巨型地球,畫板翻轉,則是一枚河南大學校徽。
“這個拼圖全部都是手繪,中國近百年的發展速度飛快,環境作出了巨大犧牲,我們做地球拼圖的目的正是在喚醒人們對地球的保護意識。”河大環規院地學實驗班大二學生方穎珂介紹道,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河南省青年環境友好使者。
方陣外圍,既有“親,我們來種花”的號召行動,又有同學們表演的行為藝術《土壤荒漠化》。“沒想到環保也可以時尚、新潮。”附近居民周艷說。
在活動現場, 河南省青年環境友好使者開展招募活動,一個小時就招募了近千名的環保衛士。
據悉,“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行動”在我省啟動后,共有20名環保志愿者擔任“青年環境友好使者”。該項目由環境保護部會同全國人大環資委、全國政協人資環委等聯合主辦,在全國選拔培訓1000名優秀青年環保志愿者,傳播綠色星火,動員全社會共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出席此次活動的省環保廳宣教中心負責人表示, 環保“微”行動,也是微公益的體現,人人可為。
■ 相關新聞
省下零花錢建個愛心基金
善心和慈善,也要從娃娃“抓”起。 昨日,東方今報記者從省慈善總會獲悉,北大附小河南分校舉行了“省下一塊糖、省下零花錢,捐出我們的愛心”的捐贈活動,共募得善款66527.7元,有1206個學生的家庭設立了小額冠名愛心基金。這1206個小額冠名愛心基金,隸屬河南省慈善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