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雅琴)昨日上午,市環保局舉行全市環保系統工作會議,對全年具體工作進行了部署。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進展緩慢的環保專業基地如上半年還未動工將被取消建設資質,而所在鎮街將實行環保區域限批,停止受理項目。
歷經7年的環保專業基地建設進度緩慢,至今依然有常平、大朗等基地未動工。對此,環保部門今年將使出“狠招”。
環保局副局長劉國軍說,基地是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舉措,也是產業布局優化的重要載體,務必完成今年的建設目標任務。
“我要給大家提個醒”,劉國軍說,如果完不成任務的鎮,可以提出申請。今年上半年,仍未按進度要求開展建設的基地,即使不提出申請,環保部門也將取消其建設資質,將有關排污指標收回或轉移至其他鎮街調換的專業基地,并將實行環保區域限批,停止受理除了市政建設和循環經濟之外的項目,“也就是說上半年如果不動工的話,環保局會主動出擊”。
此外,為了鼓勵企業入園,相關部門正在調研,將會對入園企業進行一些經濟獎勵。
在會議上,袁紹東還介紹,環保、農業部門正在進行研究,將制定全市畜禽養殖業生產固化,全面清理禁養區的養殖場。不過,在近日省人大的數次暗訪中,發現石馬河流域還有很多養殖場所,特別是養豬場,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對此,袁紹東要求,石馬河沿線鎮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今年6月要完成養殖場清理工作,在8月迎接省人大的檢查。“這個是死任務,完成不了,肯定要通報。”
1.擬在東江邊建環境監測監控中心
2011年,對照新的標準,東莞的空氣優良天數為269天,優良率在73.7%左右。“還有20%多是輕度污染天氣,經過分析發現,主要污染物是O3、PM2.5和NO2,其中PM2.5占的比重較大。”環保局副局長賴以堅介紹,初步分析認為PM2.5的直接排放和二次轉換的主要污染源是機動車尾氣和VOC排放。
污染環境的因素變化了,治理方式也將隨之改變。賴以堅透露說,目前市環保部門正在著手進行東莞空氣環境PM2.5污染特征及預防工作研究,目的在于摸清東莞PM2.5的污染特征,并找出排放PM2.5的重點行業、企業,提出建議供市政府參考。賴以堅說,今年第一季度環保部門已經作了前期工作,目前正在編制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之后要上報市政府批準。
此外,環保部門將新建東莞市環境監測監控中心,建成后它將是立足東莞、面向珠三角、國內一流的環境監測監控中心。目前該項目選址已確定在東江邊,規模正在審核中。
2.氨氮等污染因子納入信用評價
對企業的環保信用管理評價已經實行了許多年,金融手段也使得許多企業更重視環保工作,在會議上,副調研員任永康說,今年將繼續發揮評價作用,促進企業整改。
任永康介紹說,由于國家在2011年將造紙、電鍍等行業的氨氮、總磷、總氮加入考核硬指標,根據去年環保部門對企業的監測,這些行業達標率不高。考慮到企業對新的指標需要整改期,環保局將緩沖期設置到了今年9月底,屆時,新因子將納入信用評價體系。相關企業要馬上落實整改措施,保證10月份達到整改目標。
對紅黃牌企業要加強監管,對2年都是紅牌的企業,必要時將實行強制性第三方運營。
3.將建固體廢物轉移數據庫
“全市的固體廢物處理存在較多問題。”副局長張溥棟稱,有些企業危險廢物轉移手續不齊,或者不辦手續,還有些企業擅自把固體廢物混在生活垃圾里面填埋。“這也有我們監管不到位的問題,對企業情況掌握不及時,信息更新落后。”
張溥棟說,東莞將學習深圳經驗,建立固體廢物信息管理平臺,對固體廢物產生、處理全過程進行跟蹤,今年要完成212家危險廢物生產單位規范化管理,并探索建立危險廢物公平、公開交易的平臺。
“謝崗有一些無牌無證單位擅自收集危險廢物,電鍍污泥堆了一大堆,群眾舉報后,被我們發現。不知道他們用車拉到哪里去,萬一在拉的過程中出了問題,責任誰負?還是我們。”市環保局局長袁紹東稱,這種情況絕對不能出現。
張溥棟在談到垃圾處理問題時特別提醒,目前東城牛山的垃圾填埋廠進度正常,應該可以如期于6月完成,但是大嶺山填埋廠的進度就稍微放緩,希望其加快步伐。“這關系到同沙水庫的水質。”
■存在問題與整治措施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