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王慧)昨日,東莞市電動汽車研發制造與示范運行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舉行,標志著東莞市進入了純電動汽車示范應用的操作階段。
東莞中山大學研究院代表、美國EDI公司代表和廣汽集團研究院簽署協議,將為東莞市打造320輛新能源汽車。
東莞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鄧濤說,此次簽約的背景是,廣東省設了6個電動汽車應用示范城市。東莞作為其中之一,需要研制新能源汽車320輛。至明年下半年,這320輛新能源汽車均要上路運營。
為實現這個目標,廣東省將撥給東莞市1000萬元,東莞市配套3000萬元。
鄧濤說,這320輛新能源汽車中,有200輛LNG(液化天然氣)車,70輛混合動力汽車車(用作出租車),40輛純電動中巴以及10輛電動轎車(擬在松山湖用作出租車)。
他透露,東莞去年連續6個月在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方面進行了調研,未來將以純電動汽車作為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東莞有三條道路不選擇,即不選擇做混合動力汽車,不簡單追求整車制造企業,不為造車而造車,而是要著眼于整個產業集群發展。
東莞中山大學研究院副院長宗志堅透露,東莞制造的40輛純電動中巴將在今年底完工,另外,與廣汽合作的5輛傳祺車型電動改裝車也將在今年底完成。
宗志堅說,合資研發和制造對于東莞發展純電動車是一條新產業路徑。如果投資建廠做整車,投入成本太高,應用前景尚不明朗,而且政策門檻高,存在較大市場風險。合資研發和制造,著眼整車,但講究資源整合,能夠較好地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現在,各個地方都在用自己的零部件,東莞制造的電動車也是用莞造的零部件。
電動汽車制造出來后,如果沒有合理布局的充電站,應用起來也是空談。對此,宗志堅說,此次研制的40輛電動中巴充電壓力沒那么大。無論是半小時快充,還是8小時慢充,或是換電池充電等,在技術上都能支持。
他說,這40輛純電動中巴全車載客量為20人(含司機)。充一次電能夠運行160-220公里,預計最高時速約有65公里,一輛車上所儲電池為30千瓦時。電動轎車的最高時速將有望達到120公里。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