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首席記者 郭倩) 覆于“三公”經費上的大幕在新疆緩緩拉起。截至4月5日,根據網上可查信息顯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兩廳級部門已在各自的網站上公布了包括三公支出在內的2012年預算支出。
? “三公”經費,是指政府部門人員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記者獲悉,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部署,本月底前將統一匯總全區廳本級、廳機關及廳屬預算單位預算信息的公開情況。屆時,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核心內容之一,各部門的“三公”經費預算將一目了然。
兩份預算支出顯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廳2012年財政撥款支出預算為10190.68萬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廳機關2012年總預算支出為1540.54萬元。而在“三公”經費一項中,兩部門本年度因公出國(境)的費用均為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三公”經費支出預算210.9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6.66萬元,主要用于接待來訪考察、檢查團組等招待費用;公務用車費204.24萬元,包括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64.55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139.69萬元。主要用于環境監察執法、環境監測專用車輛購置和編制內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廳機關“三公”經費預算合計50.22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4.46萬元;公務用車費45.76萬元,全部用于公務用車運行維護,對公務用車購置費未做安排。
從兩部門公布的數據均可看出,今年“三公”各項支出中,公車的購置及運營維護占了“大頭”。
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了解到,在此次公開前,財政部門已就公布的內容、時間和載體等做出統一規定。比如,反映本單位預算的收支總體預算情況,支出分類科目要明細到“類”級,反映本單位財政撥款安排的支出構成情況,支出分類科目要明細到“款”級。
財政部門相關人員說,出國(境)費用應包括反映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交通費、伙食補助費、培訓費、雜費等支出。車輛購置費反映公務車車輛購置支出和單位除公務用車外的其他各類交通工具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車輛運行費則應反映公務用車和其他各類交通工具的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節油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用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費用,含外賓接待。
另外,該人士還表示,公布時不能只簡單公布數據,還應作出相應說明。
因在三公經費公開方面“領跑”全國的北京,今年再次因公布“人均三公經費”受到關注。而這一普遍被視為“三公”公開一大突破的行為,在此次新疆兩部門預算公開中也得到了體現。
兩部門在其預算說明中,主動公開了人員編制情況和實際在職人員數量,這意味著能據此測算出“人均三公經費”。比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實有在職人數277名,“三公”經費總數210.9萬元。也就是說,每名在職人員占用的“三公”經費平均是0.76萬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機關行政在職編制84人,實有人數78人,人均“三公”經費為0.64萬元。
據悉,測算“人均三公經費”,是在去年所有公布“三公”經費的中央部門和省級政府中沒有過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此前曾向媒體表示,因為每個部門人員規模不同,簡單看“三公”經費的總量沒有可比性,而通過人均“三公”經費就能看出哪個部門花得多、哪個部門花得少。
也有專家就此指出,由于行業、部門性質不同,即便是“人均三公經費”的比較也不夠合理。不同部門的公務消費比較,最好采取同業比較,即各部門應將其不同性質的業務分別比較。在此基礎上,再加上不同的行業或職能性質加以“精算”。
三公經費得到公布,且已到了人均水平可測的程度,一些專家表示,這說明政府的信息公開程度進一步提升。也有人士指出,從整體來看,公布的數據還是不夠細致。
“畢竟這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還是剛剛起步,應該給三公經費的公布一定的時間。”新疆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寧認為,目前包括中央各部門“三公”經費公開只是源于國務院常務會議的一個決定,對于公開的范圍、深度、數據說明缺乏統一的、具體的、規范化的要求,“有的部門公車經費5萬元,有的是10萬元,不能說5萬元就合理,10萬元就不合理,關鍵是購置了什么標準的車,屬不屬于合理購車”。
記者采訪中也了解到,一些財政預算部門對于公開數據的統一口徑最為關心。有單位表示,一些業務單位常常有項目經費,項目中也會產生出國費用、公車費用、接待費用等。目前看,項目中的“三公費用”還沒有在預算中統一反映,導致三公費用的“隱藏”。
對此王寧提出,需要通過制定專門法律、法規或修改現行法律、法規,使“三公”經費公開制度化、規范化,讓監督者看清每筆公款的去向。
據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三公經費公布的制度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已出臺文件要求,自2013年起,在收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預算批復后,各廳級預算部門應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本級總預算信息的公開工作。
2011年5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比照中央財政做法,公開政府財政總預算和總決算,并做好部門預算、三公經費等公開工作。當年年7月,北京拉開了省級政府公開三公經費的序幕。至2011年8月,已有90多個中央部門公布三公經費數據。2011年11月2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要求縣級以上政府部門定期公布三公經費。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