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 路紅
核心提示
昨天,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日前省政府印發《河南省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豫政〔2011〕96號)(以下簡稱《規劃》),并要求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認真組織實施。據了解,該規劃不僅與去年12月20日全國第七次環保大會上公布的國家環保十二五規劃相銜接,而且更切合河南實際,突出河南特色。
《規劃》共包括環境形勢、總體要求、五大重點任務、重點工程及組織實施等五部分內容。
【重點】
五類重點工程,總投資約946億元
《規劃》提出,“十二五”環保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十二五”期間,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城鄉環境保護統籌推進,重要生態功能區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環境監管能力得到系統提升,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為全面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環境支撐。
為實現總體目標,設置了5個方面重點任務:總量減排、污染防治、農村與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體制機制。
為了確保規劃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規劃篩選確定了一批重點工程,旨在通過重點工程的實施帶動全社會的環保投入。這批重點工程分別是總量減排、污染防治和風險防范、農村和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環保科研五大類重點工程,總投資約946億元。
【特點】
切合河南實際,突出河南特色
據省環保廳有關專家介紹,與國家環保“十二五”規劃相比,河南的《規劃》切合河南實際,突出河南特色——
《規劃》突出了農村環保。河南是農業大省,中原經濟區的戰略定位之一是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和現代農業基地,同時河南也是國家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試點省,河南農村環保的重要性、艱巨性遠遠高于全國其他地區,因此《規劃》在“重點任務”中,對農村飲水、生活污水、垃圾、畜禽養殖、土壤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和各級生態創建及生態保護工作都進行了具體部署。
此外,《規劃》首次采用總體規劃和16個專項規劃相結合的編制方式,總體規劃側重于綱領性內容,各專項規劃側重于可操作性強的內容。
【創新】
落實環境目標責任制 實行一票否決
《規劃》提出,各級政府是規劃實施的責任主體,要把規劃目標、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納入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落實環境保護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2013年年底和2015年年底,分別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評估和考核結果向省政府報告,對社會公布,并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工作績效的重要內容。
如何創新環保工作機制體制?《規劃》中提出,要健全環境保護投入機制。各級政府將環境保護列為年度公共財政預算的重點,確保環境保護支出隨著財政實力的增強而逐步增加。例如,要“從土地出讓收益中安排適當比例,用于污水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規劃》中提出,我省還將進一步完善各項環保經濟政策,通過經濟手段促進環保工作。主要內容包括:建立完善排污權交易體系和制度,排污權有償使用資金專項用于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按照“誰污染誰負擔,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完善排污收費和環境價格政策。將按照國家規定的排污收費標準,調整廢水廢氣排污費征收標準;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保證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和處理效果;完善綠色金融政策,將企業環境信息納入銀行征信系統,實行差別化的信貸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