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曹西京
在宏觀持續緊縮的大背景下,中小公司盈利遭受的沖擊要大于大中型企業,這在業績預告中有所體現。目前已經公布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242家業績預憂,其中218家為中小板企業,還有10家創業板公司。統計顯示,去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29%,環比2010年第四季度增長10%,其中金融業環比增長37%,非金融類公司環比下降10%。而到了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業績累計和單季同比增速分別為20%和16%,顯示去年下半年來上市公司業績環比增速下滑。其中證券公司首當其沖,在去年股債雙殺的情況下大多數公司業績同比下降,其次中小型公司的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行業去年業績也不佳,一些處于產業鏈下游的企業則由于成本高企而報虧或預降。
券商股整體不景氣
截至12日,已有6家券商披露去年業績快報,4家券商預告了去年業績,雖仍有8家券商尚未公布年報相關數據,不過根據已出齊的去年12月份月度數據測算,15家上市券商(不包括2011年剛上市的方正、國海、東吳)2011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約553億元、凈利潤約207億元,同比分別下滑36.6%、40.1%。此外,國海證券預計2011年凈利潤同比下降76%-86%,東吳證券預告去年凈利潤同比下滑50%-60%。方正證券預計2011年全年業績同比下降50%以上。估計券商股去年整體業績將同比下滑40%。上述券商大多數表示,這是受歐美債務危機與我國宏觀調控影響,證券市場表現低迷,股票指數持續下跌,交易量不斷萎縮,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出現較大幅度下滑,自營投資業務也虧損等導致。例如宏源證券、國元證券去年營業收入均同比下滑逾兩成,東北證券則下滑超過50%,每股虧損0.24元。
紡織、造紙行業業績倒退
在年度業績預減和預虧上市公司中,預計業績降幅1倍以上39家,其中降幅10倍以上公司12家,湖北金環、ST能山和成霖股份位列業績虧損前三名。其中原因,很多是由于上游原料價格高帶來不利影響,加上下游需求不振,如鋼鐵、電力、造紙等行業等。廣鋼、重鋼都預計業績將虧損,因為鋼材市場低迷、而鐵礦石等原燃料價格上漲,導致鋼材成本同比上升;風范股份、江粉磁材、中京電子等均不約而同地提到,由于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保持高位運行,對公司毛利率及業績造成負面影響。
此外,去年上半年棉花價格的高漲和出口減少也降低了紡織企業盈利。如華芳紡織預計公司2011年凈利潤將虧損。公司受原材料棉花價格大跌影響,產品價格回落幅度較大,而前期庫存材料棉花及棉紗的成本較高,以及棉花原輔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等。澳洋科技也預告公司2011年全年凈利潤虧損4.7億至4.9億元;其大股東澳洋集團計劃自12月29日起的六個月內拋售超過其總股本5%但不超過10%的股份,公司股價昨天已跌至3.5元。
新能源股流年不利
雖然相繼有產業振興規劃出臺,但是在多晶硅價格大幅跳水的影響下,國內多晶硅企業的利潤空間嚴重縮水,生存環境惡劣。去年年底多晶硅價格已經跌至歷史最低位,平均的現貨價格接近25美元/公斤,已經逼近大廠成本線,拓日新能、橫店東磁、航天機電企業的生產經營面臨很大困難,業績紛紛預警。國信證券最新的新能源行業報告指出,今年光伏行業情況比去年更加復雜,歐債危機加之去年嚴重產能過剩,下游企業必定會比較謹慎地采購硅料,大部分光伏企業2012年的日子將不好過。
同時,華銳風電與金風科技兩家國內大型風電行業公司均預告2011年業績均同比下降50%以上,凸顯新能源行業在快速擴張后遭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