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劉軍 通訊員 穗環宣“廣州最早測PM2.5其實是在2000年,不管測還是不測,公布還是不公布,我們整治細微顆粒的工作都在進行。”昨天,在市環保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PM2.5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市環保局副局長楊柳對此表示,“廣州PM 2.5濃度確實已經下降了。”
對于媒體關注的何時公布PM2.5,有無公布數據的時間表,楊柳表示絕對不會坐等到2016年。“廣州有足夠的自信和底氣公布數據。”至于具體公布時間,楊柳表示需要在法律允許的框架下,并經過一系列的程序。楊柳透露,廣州最早監測PM 2.5是在2000年。“當時我們是用手動測的,是研究性的。現在我們10個國控點都在自動監測,而且為控制PM 2.5,我們很多工作走在全國的前列。”
楊柳舉例說,廣州在亞運會之前就完成了“降氮脫硝”的工作,而國家的要求只是對二氧化硫進行控制。對于揮發性有機物的控制,普遍采取的是對4個行業進行控制,廣州擴展到11個行業。還有廣州在亞運會前對500多輛運油車、300多個加油站以及13個儲油罐進行了油氣回收。“這些工作全都是針對微小顆粒采取的前瞻性的措施。”楊柳說。
楊柳表示,“今年在降雨偏少,氣候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廣州前11個月灰霾天數從去年同期的60天左右降到了今年的34天。PM 2.5的濃度也在下降。”
對于PM 2.5會對人體造成何種程度的傷害,楊柳表示不管是什么成分,對人體都有害,暫時沒有掌握這方面數據,今后可以考慮請專家對PM 2.5進行毒理分析。
■后亞運“治氣”
停止鋼鐵、水泥等污染嚴重項目的環評文件審批。
繼續強化火電機組脫硫、脫硝、除塵設施的升級改造與運行管理。
力爭從2012年起,對壓燃式發動機汽車實施國Ⅳ標準。
加強餐飲業污染整治,制定實施全市餐飲業布局控規方案。
強化城市揚塵控制,制定全市施工工地揚塵控制實施方案。
加強對321家省控、市控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
加強船舶污染控制,減少河道流動源污染物排放。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