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易蓉)近年來,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能源問題日益復雜,中國解決能源問題的有效路徑是什么——能源替代路徑、能源效率路徑還是經濟人均消費的總路徑?在昨天由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承辦的“2011年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呼吁中國能源發展路徑需謹慎選擇。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論壇上提出,按照目前每年全球約1160億噸標煤的能源消耗計算,全球可采1650億噸石油大約還夠人類用40年,天然氣約夠用63年,煤炭約夠用130年。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提醒,我國到2020年后新能源占比計劃達到約15%,而目前新能源技術沒有技術創新,常規能源清潔化利用才應該是我國能源的主打戰略。“以煤炭為例,我國目前利用效能低下,約為40%。而這些常規能源將在很長時間內占我國能源主體85%,未來20年中國低碳經濟的能源戰略應防止‘過熱’,謹慎選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