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渤濟錫”是“海水西調”示范工程
□本報記者杜柏業
近幾年,錫林郭勒盟在調渤海海水經內蒙古入新疆戰略的基礎上,提出了錫林郭勒盟引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產業項目,該項目被認為是海水西調工程的示范項目,并將“引渤濟錫”作為“海水西調”的示范工程。
據了解,“海水西調”包括內蒙古、新疆和甘肅三省區,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率先推出了“陸海統籌,引渤濟錫”循環經濟工程。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已做好啟動“引渤濟錫”示范工程全部準備工作。
昨日,記者就為什么要“海水西調”,如何“海水西調”以及“海水西調”對內蒙古的影響,采訪了錫盟引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趙平。
可解決西北地區干旱問題
“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調到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區,逐步恢復和擴大湖泊濕地,西北的干旱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海水西調’設想的價值在于這項工程不僅為暫時解決西北、華北缺水和治沙的需要,更是從長遠的角度緩解乃至局部逆轉西北、華北的干旱化進程,從而為千百年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趙平說。
我國是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國家。淡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的四分之一,且南北分布不均。目前,在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個,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最缺水的13個貧水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缺水形勢將更加嚴峻,尤其是西部地區。水資源的短缺極大地制約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是造成我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實現西部大開發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嚴重障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
趙平告訴記者,“海水西調”根治我國內蒙古、西北地區沙漠化、沙塵暴的戰略設想,學者們提出十多年了。這一偉大設想,不僅是改善我國內蒙古、西北地區干旱缺水惡劣環境、促進當地工農業發展的重大舉措,同時,也有利于周邊國家環境的改善;而且,能大大推動統籌海洋與陸地開發戰略思想的發展和實踐。
錫盟要做循環經濟產業
“近幾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在‘海水西調’設想基礎上,提出了錫林郭勒盟引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它的原名是錫林郭勒盟引海水淡化開發草原生態產業項目,該項目被認為是海水西調工程的示范項目,是錫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擬實施的包括煤礦、選煤廠、煤矸石電廠、輸海水工程、海水淡化制鹽工程、風能氫基制油工程,矩陣集風發電裝置,電解水及一系列附屬工程和產業延伸工程的一個循環經濟產業項目。”趙平介紹。
趙平介紹,該項目是一個以引調海水和開發錫盟豐富的風能資源、褐煤資源為基礎,以發展電力、煤化工和海洋化工為主線的高科技、集成型、創新型循環工程;項目將以新型風能利用為龍頭,以引海水淡化為基礎,以風能氫基制油為支撐,以海洋化工為產業延伸進行建設。利用褐煤洗選精煤搞煤化工,利用生產精煤過程產生的煤矸石、煤泥通過矸石發電廠提供蒸汽和電力;利用煤化工過程中副產的和發電廠產生的低壓蒸汽進行海水蒸發,生產淡水、復合海鹽及其它海水化學資源產品,作為煤化工、鹽化工等原料;利用風能電解水生產氫氣、氧氣供煤化工使用。
該項目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的原則,其實施不僅解決了我國煤炭資源“物盡其用”問題,而且還使煤炭燃燒的熱能利用率由40%左右提高到70%左右,在合成油或天然氣中由于采用風能發電電解水制氫和氧,代替傳統工藝中的CO變換制氫和空分制氧,可以減少傳統工藝中二氧化碳的排放90%左右;海水淡化成本則降低50%左右,年產3.1億立方米淡水可以滿足電力裝機4000萬千瓦、年產煤氣1000億立方米的特大煤電、煤化工基地的用水需求,同時成為我國最大的海鹽生產基地。形成風能資源、煤炭資源、海洋資源和生態資源聯合開發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達到綜合開發利用煤炭資源、增加干旱地區水資源、發展邊疆民族地區經濟、恢復草原生態的目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
“引渤濟錫”
是“海水西調”示范工程
“‘引渤濟錫’是‘海水西調’的示范工程,計劃從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東臺子里取渤海水,經遼寧省朝陽市和內蒙古赤峰市到達錫林浩特市,線路長618公里,采用管涵結合輸水方式,輸水沿線設置9級泵站,總揚程1170米,平均單極揚程130米。項目建設總投資1094.8億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資629億元。年產3.1億立方米淡水的成本為27億多元,每立方米淡水的成本為8元多,但在海水淡化過程中副產的復合海鹽及其他海水化學資源產品的收益一年可達42億元,遠遠高于海水淡化的成本。
由于項目實施跨遼寧、內蒙古兩省區,內容涉及海水輸送、海水淡化和制鹽工程、電力工業、煤礦開采、洗煤、煤化工及煤制氣輸送、風能氫基制油,以及鹽化工等方面。由于項目投資大、技術支撐需求高、涉及面廣,項目由國內30多個一流科研院所200多位專家進行的前期工作已有5年多。”趙平告訴記者。
“‘引渤濟錫’示范工程,也是一個典型的陸海統籌戰略項目。這個項目不僅起到進一步推動‘海水西調’戰略發展的先鋒作用,更對貫徹落實陸海統籌戰略,具有多方面的帶動作用,帶動渤海及輸水沿線相關產業的產生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引渤濟錫’項目是用循環經濟和生態經濟理念為指導,直叩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求,實現高效益的不污染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所以,這個項目的實現必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科學發展的一個好樣板。”趙平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