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深圳的大街上,來自美、日、法等20多個國家的汽車廠商組成的55輛電動車巡游隊伍進行了盛況空前的環城巡游。世界電動車大會在這里開幕。奇瑞汽車五款新能源車型亮相,成為車隊中新能源汽車產品線最全的一支“戰隊”。
國家已經把新能源汽車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迎接“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安徽無疑也已經做好了把握話語權的準備。
完美起跑
在巡游結束的第二天,奇瑞首款上市的電動汽車也露出真容。這款車最低標價14.98萬元,但據了解,這個車型最高可獲得國家補貼6萬元,如果在合肥這樣的試點城市購買還有地方補貼1萬元,消費者的最終購買價格基本上與汽油機轎車處于同一價格水平。
在此之前,合肥的18路公交車已經在全國率先使用純電動大巴;在此之后,江淮汽車的純電動汽車也將在今年年底批量上市。站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起點,安徽無疑有了一個完美的起跑。
明智選擇
安徽的電動汽車,大都小而巧。拿奇瑞新上市的這款電動汽車為例:這輛搭載336V大功率電驅動系統、最高時速120km/h的高速純電動車,使用成本要比傳統汽車小很多。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11月2日,合肥自主創新要素對接會上,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肯定了這種做法:“國外發展大型電動汽車,價格動輒幾十萬,我們就是要發展這種小型電動汽車,無論是實用性還是普及性都很強。”
他還認為,到2030年,中國電動車將足以占據汽車市場的相當部分份額。
蓄力待發
今年九月份,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新能源汽車成為七個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而十七屆五中全會上,也提出“要改造提升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擺放在安徽面前的機會。
安徽顯然也在準備。此前,江淮與正道簽署了百萬輛級別新能源汽車的合作意向協議,而最新的消息是奇瑞汽車與賽伯樂投資公司等4家企業,就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奇瑞電動車的商業化進程。
掌握新能源汽車的話語權,安徽正在努力。本報記者
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