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開餐館 今后都要搞環評 追蹤
小餐館環評幾乎不用花錢,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治理的將罰1萬~2萬元。昨日下午,成都市環保局局長王文斌率隊到青羊區和武侯區的多家飲食服務單位,調查飲食服務業油煙污染情況。王文斌表示,飲食服務業項目開展環評,一般的小餐館多是要求依法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不增加經營者負擔。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治理的將依法處罰。
大餐館油煙排放將重點監測
青羊區金沙街道工作人員介紹,該街道有92家飲食服務單位,目前已經有60多家裝了凈化裝置,還有8家準備轉向經營,其余的可以按要求保證在年底完成。武侯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則表示,他們區統計的飲食服務單位有1000多家,目前安裝油煙凈化裝置的大約有一半。
由于油煙處理設施正常運行需要一定成本,有些企業即使安裝有凈化裝置也不運行,這種情況該怎么辦?王文斌在武侯區調查時透露,下一步,環保部門將安排人員對一些安裝凈化裝置的企業進行監測,監測不達標的仍然要依法處理。其中,對規模以上飲食服務企業(營業面積200平方米以上)的油煙排放情況,將進行重點監測。
環評分級 填登記表幾乎無成本
此輪油煙污染治理,突出了源頭控制———新建、改建、擴建飲食服務項目必須開展環評。據了解,環評是根據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分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登記表等,不同級別的環評文件成本區別很大。王文斌昨天介紹,環境影響登記表可由項目建設單位自己填報,幾乎沒有成本。不過排放污染較多的則可能要用環境影響報告表,就須具備資質的專門機構開展。
王文斌表示,以后監測發現不達標的,將依法進行處罰。根據規定,餐飲企業排放不達標的,可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成都商報記者 祝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