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 成熔興 通訊員 陳隨州 周麗琴
昨從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獲悉,該廠從法國PSA集團引入的“空氣混合動力”技術,已在襄陽進入樣車試驗階段,百公里油耗可控制在4升以內,“而法國原產樣車,油耗僅2.9升。”
如無意外,3到4年內,這項全球領先的技術將在漢實現量產,成為神龍公司應對“新能源”時代的“獨門秘笈”。
空氣如何推著汽車跑?
昨日,這臺“神奇”的樣車還在神龍襄陽工廠進行測試,記者無緣得見。
該公司產品企劃部主管姚道坤介紹,下月將出爐該車全面檢測報告,會有更多樣車問世。從目前數據來看,百公里油耗不到4升,相當于不少車型的油耗零頭,可謂名符其實的“節油王”。
空氣如何充當動力,推著汽車跑?
姚道坤解釋說,汽車行駛靠內燃機里的汽油爆燃提供熱能。此過程中,熱量釋放無法控制,往往有近70%的熱能白白流失,想方設法留住這些熱量,成為節能降耗的關鍵。
目前市場上最為成熟的技術之一,是油電混合技術。即在汽車上加裝一個電池包,在內燃機工作時將多余熱量吸收,轉化為電能后儲存在電池中,以備后用,“一般可降低30%油耗。”
但受技術所限,目前車載電池價格高、體積大、使用壽命短,車輛行駛五六萬公里后,還需更換電池,開銷大。
空氣混合動力技術則是用一個裝滿低壓液態氮的空氣儲能罐取代電池。當汽油燃燒釋放熱能時,多余的熱量會壓縮空氣罐內的氮氣由低壓變為高壓,從而儲存能量。到使用時,氮氣會像彈簧一樣擴張,釋放出能量,驅動車輛。
據介紹,這一技術由法國PSA集團于2012年正式對外公布,擬于2016年在標致雪鐵龍所有車型上裝配,“法國原廠生產的樣車,最好成績可將百公里油耗降到2.9升。”
姚道坤介紹,相比于純電驅動或油電混合動力而言,空氣混合技術是基于傳統的機械原理,可靠性好,成本較低,也不存在電池所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更為清潔、環保。
神龍汽車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技術前期研發工作已經完成,即將進入產業化階段,“樂觀估計,在2018年可大量投產,價格絕對親民。”
混合動力陷“新能源”身份尷尬
不過,記者注意到,混合動力汽車并未出現在日前武漢市政府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目錄當中。
業內人士介紹,根據國務院2012年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油電、氣電等混合動力汽車,并不在此列,嚴格而言應屬節能汽車。”
正因為如此,混合動力汽車在不少城市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中,難尋蹤影。
不少汽車行業人士對此提出異議,其主流觀點認為,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技術面臨瓶頸,導致此類車型價格高、體積大、跑不遠,無法真正普及。相比之下,混合動力汽車技術較為成熟,產業化條件要求相對較低,不需要基礎設施支持。
部分業內專家建議,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動汽車需要合理分工,誰也不能取代誰,即使將純電動汽車設定為新能源汽車的主攻方向,但不可能繞過混合動力技術。
對此,神龍汽車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空氣混合動力技術誕生不久,無論是政府還是市場,認知度都不高,更需推廣與扶持。
(原標題:新能源時代,神龍憑“空”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