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金源運營管理實踐
在一九九三年,建工金源率先展開了污水廠運營管理服務,并以成功地為和路雪公司、拜耳制藥公司等多家中外客戶提供環保設施運營管理服務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于1999年獲得了國家環保局首批頒發的“環保設施運行資質證書”。十多年來,金源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前提,采用多元化的運營管理模式,先后運營管理了七家市政污水處理廠和大量的工業污水處理廠站。經過十多年運營管理的實踐,金源下屬的各污水廠站持續保持了連續、穩定、正常的生產運行,在人員管理、工藝運行、設備維護、安全生產、應急響應、廠容廠貌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積累,獲得了政府和客戶的認可。
3 精細化的健康和職業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污水廠管理的重點,安全工作的重點是人的安全,為此金源根據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的要求,做好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使安全管理實現精細化、規范化、標準化。
首先識別出現場的危險源,然后對危險源采取相應的技改或設置防護措施。為了時刻提醒現場人員的安全意識,現場的相應位置都貼有安全標識,并根據禁止和警示等的不同等級分別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如圖1。
水廠制定并執行了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把安全責任作為員工績效考核的一部分,從而促進員工主動地自查安全隱患。各廠站都設有專門的安全小組定期對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并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制定有針對性地解決措施。
強化安全培訓。各污水廠站定期組織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如圖2。針對任何現場有可能發生的意外,制定了消防演習、下井演練、化學品泄漏演習及發生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并組織相關的職工學習、演練,然后根據演習的結果進行修改,讓員工能夠在發生意外時迅速響應,將損失降到最小。 現場各操作間及辦公樓內均貼有消防系統平面布置圖,使員工知道消防器材箱的位置,發生火災時的逃生路線,并邀請專業消防人員到現場講解消防知識,傳授消防技能,消防器材按照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由專人負責管理,并定期進行必要的檢查,對消防器材的清洗、使用、更換都有詳實的紀錄。
現場需要進行井下操作或動火作業等危險性大的作業時,必須提前經廠長批準才可執行,并要有專人進行安全操作監管并配置現場應急消防設備,工作結束后由安全監管人確認不存隱患后方可撤離工作現場。
對于重大危險源,如集水井、化驗室、配電室等重點地區,都配有相應的防護用具,并采取多重的防護措施。比如在鼓風機房等高噪音場所的進門處安裝了耳罩箱;化學藥品間安裝洗眼器,藥品配制場所配有防腐手套和防護眼鏡;下井(池)操作前要求必須先由化驗人員監測井下的有害氣體濃度,保證氣體的濃度在安全范圍內,才允許下井,并穿戴防護服或自給式空氣呼吸器。
由于金源一直把安全管理放到生產管理的第一位,因此10余年來保持了良好的安全和職業健康記錄。
4 精細化的質量控制
專業化的污水處理運行企業,最基本的責任就是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穩定運行,出水達標排放。金源要求各廠站在滿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地優化處理工藝,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出水各項指標的濃度。 金源運營管理的污水廠站全部實現了以中控室為中心的現代化集散式管理,操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在中控室即可實現設備的遠程監控和操作,并可隨時查看、打印各項運行參數,進行工藝調整。現場人員仍按時巡視,并作好現場觀察記錄,計算機的監控與現場巡視形成了雙保險,確保各水處理單元和設備的運行狀態時時在有效的監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