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網狀填料的特性與應用
鄔象牟
(中煤國際工程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
- 摘 要:填料是污水處理工藝中常用的生物膜載體,其性能好壞直接關系到污水處理的效果與成本,本文
- 著重介紹了整體安裝型立體網狀填料的性能,并與其它型填料進行比較,列出了試驗及實際運行參數,供
- 使用中參考。
-
- 關鍵詞:立體網狀填料;特性;應用
1 概 述
在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中,最大的問題是具有良好沉降性的活性污泥之維護管理問題。為了使池內水中活性污泥的濃度>2100mg/L以上,大多數污水處理工藝中都選擇污泥回流方式,回流量為50%~100%,此種方式無疑都消耗了很大能量。盡管如此,活性污泥的膨脹和流失仍時有發生,污泥隨水排出,從而導致處理水質惡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長久以來人們就試圖把液體中的浮游微生物(活性污泥)固定下來,固定載體(填料)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也在不停地改進。從載體的結構特征以及演變過程,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1.1 固定型填料
這是最早期的載體,在被處理的水體中載體處于固定不動狀態。例如樹枝、竹條、卵石、爐渣、重質陶粒等。有的由于堆積密度大,孔隙率小,易堵塞,清洗不便;有的比表面積小,掛膜量少。此種填料目前用量不多,僅在特殊的生物濾池中尚有使用。
1.2 懸浮型填料
為了使載體的堆積密度小,比表面積大,易于清理,開發出了在被處理的水體中處于懸浮、流化狀態的填料,以球形和短柱形居多。例如:多面球、齒面球、絲狀球、桑德球、泡沫球、輕質陶粒、鮑爾環等等。這些填料的共同優點是結構簡單,比表面積大,填充率一般為70%左右。懸浮球在水中上下左右滾動,不易堵塞,能使氣、水和生物膜得到充分的混滲接觸交換,且使生物膜有良好的新陳代謝和不粘連、不結團。但在運行中最大的缺點是懸浮球被空氣吹浮的過程中往往擠成一堆,很難作到填料在池中均勻地懸浮。這樣池內形成了許多死角,造成厭氧狀態,生物膜變黑,不利于污水的硝化反應。設計中想用繩網將池分成小格,限制懸浮球亂跑,但實際應用中繩網安裝制作均有困難,尚未見到成功范例。
1.3 懸掛型填料
指安裝時把填料兩端分別拴扎在各種類型支架上使用的填料,例如軟性填料、半軟性填料、組合填料、彈性立體填料、自由擺動填料等。由于其結構簡單、造價低、比表面積大,不易堵塞,耐沖擊負荷等優點,幾乎占領了目前絕大部分的污水生物處理填料市場。但是這些填料最大的問題是填料支架的腐蝕倒塌、填料中心繩的互撓斷裂以及無法入池維修造成填料報廢。市場上出售的產品如半軟性填料的模片厚度,由最初的2mm改為現在的0.34mm,強度很弱,掛膜后彎曲下垂。中心繩在掛膜后彈性伸長,使得串片在鼓風吹動下擺動且纏繞在一起。原生產配套的鋼支架、塑鋼支架由于價位高,許多廠商改成一根鋼筋或一根尼龍繩拉拽,一旦掛膜后,中心繩的撓曲更大,更促進了串片的纏繞直到斷繩。
1.4 整體型填料
指填料已加工成足夠大的棱柱體,安裝和檢修時只需整體放入或取出的填料。這一類有蜂窩斜管、蜂窩直管、波紋板、立體網狀填料等。其共同的優點是比表面積大,安裝檢修方便,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對于斜管、斜板等由于其表面光滑,生物膜易脫落,不易坐床,因此使用很少,多作為給水沉淀或循環水冷卻降溫用。而立體網狀填料由于其特殊的結構,它的生物膜附著量特別大,且無短路區,是處理效果極佳的整體型填料。
2 立體網狀填料的特性
2.1 結構特征
立體網狀填料材質以聚丙烯高分子聚合物為主,并添加疏水性、親水性、阻燃性、耐熱性、抗凍性、抗老化性等不同助劑,以適應各種性質的污水和不同處理工藝的要求。填料的結構是將合成樹脂加熱溶融后,由噴絲頭噴出,使絲條在不規則的旋轉運動中重疊堆積,并將其相互交接點在冷卻時融接成整體型立體網狀結構。由于聚丙烯類合成樹脂質量輕,且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在水中不會變形。又因其不含可塑劑,故在水中不會分解或溶出有害物質。填料的形狀可為棱柱體、圓柱體或扁平體,視不同需求而定。
2.2 物理特征
根據纖維密度不同,填料孔隙率為95%~98%,纖維絲徑Ф0.8mm~Ф1.5mm,纖維密度0.9~0.92g/cm3。填料容重隨形狀和空隙率不同而異,一般為9~20kg/m3。填料抗壓強度較高,在水處理條件下一般不會變形,最大載荷400kg/m2條件下壓縮變形不超過8%,且為彈性變形。適應溫度范圍為5℃~40℃,若溫度在0℃以下時,填料硬度較大變脆,抗沖擊性能差,必須加入特殊的添加劑,因此一般不用于冷凍水處理中。
2.3 生物處理特征
(1)填料掛膜量:立體網狀填料的結構為一種絲條多重交插的螺旋結構,污水在填料中呈三維流動狀態,它必然成為最適宜微生物附著繁衍的溫床。根據清華大學水污染控制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實驗室以及工程使用后實測數據,填料的掛膜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