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減排COD的實用綜合治理技術
張 瑋
-
摘 要:本文簡述了我國造紙行業的發展狀況,分析了造紙行業污染物的來源和數量,并介紹了實現造紙行業COD -
減排的技術措施。
-
-
關鍵詞:造紙;污染;COD減排;清潔生產
1 造紙行業發展概況
1.1 生產產量快速增長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十五”期間,我國造紙工業的現代化和紙業市場的全球化也進展迅速。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裝備的提高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根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6年上半年我國造紙行業紙和紙板生產量3168.69萬t,預計全年紙和紙板生產量將達到6500萬t。
1.2 原料結構進一步改善
在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的原則下,造紙行業的原料結構有所改善,在年耗紙漿中,木漿和廢紙漿的比例有所提高,木漿比例從19%提高到22%,廢紙漿從41%提高到54%,而非木漿則有較大的下降,由40%降至24%。
1.3 企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隨著造紙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造紙企業正在向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2006年,年產值500萬元以上規模以上的造紙企業有3361家。截止到2005年年產10萬t以上規模的大型制漿造紙企業100家,總產量達2200萬t,占全國制漿造紙總產量的40%。其中100萬t/a以上超大型制漿造紙企業8家。年產50~100萬t的有10家,年產30~50萬t的有12家以上。這些企業裝備精良,工藝先進,產品質量過硬污染治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生產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1.4 技術裝備水平有較大提高
目前,我國造紙工業重視技術創新,引進先進適用的技術與裝備,加快我國造紙工業的技術進步。在引進先進適用的技術與裝備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國產設備的研發,制漿造紙設備制造業的技術進步較為明顯。
2 目前造紙行業的污染現狀
正是由于在上述四個主要方面造紙行業的迅速發展,我國造紙工業在原料結構、規模結構和技術裝備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使得造紙工業環境污染得到了一定控制,廢水達標率已達89.9%。造紙萬元產值化學耗氧量排放強度已由1998年的462kg/萬元降到2004年的75kg/萬元。但由于目前造紙行業在原料結構、規模結構、產品結構和技術裝備水平上還有很多欠缺,水環境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2004年國家統計的41個工業行業中,造紙行業廢水排放量31.8億t,占全國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16.1%,居第二位。而COD排放148.8萬t,占全國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33%。因此,今后對造紙行業節水、減排COD的任務還相當艱巨。
3.1 造紙生產工藝簡介
制漿造紙工藝比較復雜,不同原料、不同的制漿工藝所產生的污染物的量均不同。下面將主要的制漿方法列出來,僅供參考: (1)化學漿
— 堿法:燒堿法、硫酸鹽法。
— 亞硫酸鹽法:不同pH的鈣、鎂、鈉、銨鹽法。
(2)高得率漿
— 化學機械法:CMP、CTMP、APMP等。
— 機械法: GP、TMP等。
(3)半化學漿:介于上述二種方法之間,典型的如石灰法漿。
(4)廢紙漿:分脫墨和不脫墨兩種。
其中,化學制漿是目前最主要的制漿方法,特別是硫酸鹽法和堿法制漿。
圖1是制漿造紙生產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