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對國內核電產業發展產生極大地質疑。3月16日,國務院召開了常務會議,中國總理溫家寶聽取應對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有關情況的匯報。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核電發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并暫停現有核電項目的審批。
近幾年,隨著國內能源產業結構調整,新能源產業發展極具前景。作為新能源之一的核電產業,由于其投資見效快,發電成本相對較低而受到國內各省、市青睞。去年,核電項目申請更是出現了“大躍進”。然而,此次福島核泄露事故給包括中國在內世界核電發展的國家都敲響了警鐘。目前,政府暫停項目審批是好事,當前,我們需要冷靜、認真的思考中國核電產業發展利弊,要下好整個新能源產業發展這盤大棋,決不能因為政績需要,而盲目上馬大量技術落后的核電項目。
日本核泄漏事故,主要還是安全沒有做到位。日本福島核電站主要使用的是2代鈾鈈反應堆技術,安全性能較差,而從法、德等國核電產業發展來看,只要技術過硬,安全有保障,發展前景還是很好的。當前,我國核電技術多數是2代或者2代半,與歐美使用的3代技術還有一定差距,所以在安全問題上存在一定隱患。因此,在面對急于上馬的核電建設上,應更加謹慎,要提高技術門檻,注重安全保障,以應對因戰爭、自然災害所引發的安全事故。
從整個新能源產業長遠發展來看,我們核電產業應該要做到發展規模適量,布局合理。筆者認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當前能源產業急于轉型階段,鼓勵多種新能源共同發展,無論是核電、水電、風電、潮汐電、光伏發電,都可以因地制宜的加以發展,這將有助于提高我國能源結構中,新能源的比例,從而實現對傳統火力發電的替代。同時,作為一種經濟形式,新能源產業將成為未來中國最大的新經濟增長點,鼓勵多種形式新能源產業發展,將極大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第二階段,當多種新能源產業發展初具規模,這時候,我們需要考慮各種新能源相互的比例問題。由于個別新能源存在自身發展的局限性,比如,風電、水電受地域、天氣限制,而核電產業更是受到安全問題制約,無論技術有多先進,都要受到戰爭、自然災害帶來的安全威脅,除此之外,我國核原料貧乏,對外依賴性強也是制約因素之一。因此,在未來的建設中,那些制約因素較多的新能源產業不宜過度投資,否則將對后期新能源產業整個大局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筆者認為,核電在整個能源產業比重不宜過大。曾經,我們由于水電投資過密,結果造成四川、貴州等地生態環境嚴重破壞,遭遇干旱季節,大量水電設備閑置。相比較而言,這些年,德國具有預見性的將太陽能作為未來新能源的主導產業,在大力發展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同時,逐步關停核電站,就是一個很好的表現。
未來,隨著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新技術不斷成熟應用、配套設施日益健全,屆時中國新能源產業將開始突出重點發展主要形式能源。從歐洲這些年大力發展太陽能產業來看,未來新能源產業中的主導產業將是圍繞太陽能展開。毫不夸張地說,在未來的能源產業中,誰在太陽能產業發展建樹最多,誰將主導未來新能源產業經濟。現在,在美國、法國、日本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認識到這一點了。因此,我們未來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比例中,將重點突出太陽能產業,而核能,最適合的,可以作為新能源的補充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