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到2015年五年期間是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新的5年規劃中主要包括兩大領域的大型計劃。一個是出口型的經濟形態轉換為擴大內需。第二就是增加新型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的生產,提高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氣,煤炭)利用效率。依照十二五計劃,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將從目前的8.3%要增長到12-13%。太陽能作為新興能源與傳統能源互相補充,從長遠來看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作為在歐洲市場領先的太陽能產品品牌,菲斯曼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太陽能技術。不僅在德國市場是太陽能產品的領先者,在法國、西班牙和波蘭同樣是領頭羊。為此,搜房家居網特采訪了菲斯曼工程師趙一先生,與我們一起對中國現階段太陽能熱利用的技術和產品進行了詳盡講解。
新能源開發十二五計劃的重中之重
雖然太陽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資源,但對于太陽能及太陽能熱利用的概念,也許很多人并不是十分了解。工程師出身的菲斯曼供熱技術有限公司太陽能產品經理趙一先生,為我們做了一個詳細的解答,“太陽能是太陽內部的核聚變產生的一種輻射能,太陽能是一種輻射資源。這種輻射資源通過太陽光穿過大氣層,然后通過輻射這種吸收利用,借助某些設備,比如說太陽能的集熱器呀,PV太陽能的光電池加以利用,這個就是太陽能資源。”對于不同地區,它的太陽能資源是不等的,比如說在北京一平米的面積,一天可能獲得三四千瓦的能量,但是把同樣大小的太陽能集熱器放到拉薩去,能量就翻倍了。
對于太陽能熱利用這一概念,趙工解釋道,“太陽能熱利用實際上是太陽能資源利用的一個分支的發展方向,國內主要有兩大發展方向,一個是太陽能的光電,就是太陽能經過PV這種電池,電池板,單晶硅進行光電的發電利用。另一個就是通過剛才說的太陽能的集熱器通過太陽光的吸收加以轉化利用,產熱,制熱,就是我們講地點太陽能的熱力。”
趙工對太陽能概念的肅清,讓我們對這一新能源接下來的產品開發和利用充滿了期待。
百年德國企業進軍中國太陽能產品市場
近年來,在政策的影響下,我國加大了對新能源的開發,積極引進資金和技術,為國內創造了一個氛圍良好,市場廣闊的研發環境。一批國際知名的企業也紛紛進入中國。
菲斯曼供熱技術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歷經百年的德國公司,長期致力于供熱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制造。據了解,菲斯曼產品涉及多個品類,包括有鍋爐產品、太陽能產品、地緣熱泵產品,以及現在可再生的一些節能的沼氣,熱電煉廠等等。十年前菲斯曼在中國投資建廠,成立了菲斯曼中國的生產基地,兩年前又在中國投資建了第二個太陽能的示范基地。目前,菲斯曼在中國有菲斯曼的兩家子公司,一個專門生產鍋爐研發制造,另外一個是進行太陽能研發制造的公司。
據趙工介紹,菲斯曼在中國土地上的太陽能研發制造雖然只有兩年的時間,但從上個世紀70年代,菲斯曼就已經涉足太陽能產品,距今已有30余年的歷史。從初期的平板集熱器到目前最新的熱管式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菲斯曼一直不斷地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