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2011-07-14(中國商業電訊)--日前,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在天津召開的“APEC低碳示范城鎮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積極建設低碳示范城鎮,構筑綠色低碳產業體系,預計到2015年,我國將建設100座新能源城市,200個綠色能源示范縣,1000座新能源示范區和10000個新能源示范鎮。相關專家表示,目前節能產業的產業價值在3000億至500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到2020年,中國用于建筑節能項目的投資將至少達到1.5萬億元,而太陽能、生物能、空氣能以及節能環保材料在建筑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
低碳建筑成重中之重
2010年以來,國家對清潔能源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大,相繼啟動了13座低碳城市試點和綠色能源示范縣建設工作。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梁本凡表示,隨著試點范圍擴大,中國將逐步培育出覆蓋“市、縣、鄉(鎮)”各個層面的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推動能源結構調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積極發展新能源,成為這一產業體系的標志性特征。
此前,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表示,將對100個綠色能源示范縣投入46億元的財政補貼。來自住建部的消息,住建部將針對建筑節能這一低碳產業中的新興領域提出示范推廣政策,全國有40座城市被列入試點,每年推廣實施節能改造及新建綠色節能建筑面積達400萬平方米,每平方米將享受20元政府補貼。
梁本凡表示,建筑行業在各行業中能耗占比較高,推進建筑節能已開始顯示出巨大市場潛力。我國目前的建筑能耗已占全社會終端能耗的45%左右。若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降低50%,則對全社會終端能耗降低的貢獻將達14%左右。
太陽能建筑應用技術最為成熟
“低碳建筑最重要的是在節能技術上的突破,當前最成熟、最便利、最有效的利用技術便是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力諾瑞特總經理申文明表示。而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綜合應用方式包括:太陽能光熱與建筑一體化、太陽能光伏與建筑一體化、太陽能與常規能源綜合應用一體化。所有這些應用方式都是為了最終實現太陽能與建筑的完美融合,使建筑的高智能化控制居住者的高舒適度享受,而95%的建筑用能全部來自于太陽能。
光伏 光復能 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