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述了氰化渣處理的意義及處理工藝研究概況,現有的處理工藝不能有效地回收渣中的包裹金及鐵等有價金屬。針對高鐵渣特點,開發了氰化渣處理新工藝,即氰化渣低溫還原焙燒—磁選回收鐵—氰化鈉溶解回收金,廢渣中主要物質是二氧化硅。該工藝能耗低、回收率高、廢渣可利用。指出應進一步探討二氧化硅對氰化鈉浸出的影響、工藝簡化及鐵的形態等。
關鍵詞:氰化渣;濕法處理;金;鐵;回收
氰化渣是黃金生產過程中主要的固體廢棄物,無論是常規氰化,還是焙燒氰化,都會產生大量尾渣,渣中含有大量的金、鐵等有價金屬,氰渣中金的品位高達7.13 g/t,鐵的含量達到37%。在礦產資源日漸減少的情況下,氰化尾渣的工業利用價值日漸明顯。目前金廠沒有合理有效的方法回收氰渣中的金和鐵,只能低價賣給化工廠,使金和其他有價金屬得不到合理的回收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氰化尾渣中金的賦存狀態主要以伴生金和包裹金為主[1],鐵的存在形式有赤鐵礦、褐鐵礦、磁鐵菱鐵礦、硅酸鐵等。通過單純的重選、浮選、掃選只能回收單體金,不能回收尾渣中的包裹金[2]。
傳統的黃金冶煉方法是經過磨礦、常規氰化浸出方法提取金[3-5],但是該方法用于氰化尾渣時,盡管經過多次磨礦,金的回收率仍很低。目前,黃金生產企業處理低品位金礦石可經過焙燒、氰化方法首先回收其中的貴金屬,可以回收部分金,但是大部分鐵礦物在整個流程中一直循環,不僅增加了物料的處理量,而且也達不到預期的金屬回收效果。因此有必要尋求有效合理的方法處理氰化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