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首屆中國太陽谷國際低碳科技博覽會媒體開放日在太陽谷舉行,來自國內外的近百家新聞媒體的記者齊聚太陽谷,見證“全球低碳第一會”揭開神秘面紗。
作為此次太博會的舉辦地,中國太陽谷匯集了九大世界級中心、十一項世界之最、三十八大場館,可謂令世界矚目。
接下來就讓我們嘗鮮領略一下那些低碳建筑極品吧。
首先,我們必須要先看看日月壇 微排大廈(簡稱“日月壇”)——全球最大的太陽能辦公大樓,因為這個是地標性建筑,在京滬高速公路上也清晰可見。總面積7.5萬㎡,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建筑, 2010年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和太博會主會場,全球首創性地實現了太陽能熱水供應、采暖、制冷、光伏并網發電等技術與建筑的完美結合,建筑節能70%以上,加上60%采暖、制冷,節能效率88%!
日月壇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陽能光熱、光伏、建筑節能于一體的高層公共建筑,全球首創性地實現了太陽能熱水供應、采暖、制冷、光伏發電等與建筑結合技術,節能效率高達88%,遠遠高于國家公共建筑節能50%的設計標準。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640噸、節電660萬度,減少污染物排放8672.4噸。
在日月壇的后面,就是太陽能貝殼--太陽谷國際會議中心了。 它是2010年世界太陽城大會和太博會最大會場,樓頂建有美麗的樓頂花園和兩個網球場,樓頂巨大的太陽能集熱系統宛若三片巨大扇貝,在陽光下形成了“光海拾貝”的美妙圖景。總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運用了太陽能熱水、太陽能光伏發電、BIPV技術、溫屏節能玻璃、吊頂輻射技術、高效智能遮陽技術、樓宇智能控制技術等幾十項國際領先技術。太陽能生活熱水貢獻率在90%以上,每年可節約標煤344噸,減少CO2排放860噸。
在“貝殼”的旁邊,就是道格拉斯別墅了。(零能耗建筑) 它又名“時空”,由“美國節能建筑之父”道格拉斯先生親手設計。該建筑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陽能,太陽能光熱及光伏系統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0多噸,減排二氧化碳100多噸。道格拉斯還應用了太陽能光熱、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采暖制冷、太陽能煙囪、太陽能蓄能、高效圍護節能技術、地熱能、被動式太陽房技術、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技術以及多種能源互補技術等多項領先節能技術,使傳統能源能耗近乎為零,從而實現“零能耗”。
如果說以上的建筑都離百姓生活比較遠的話,那么就得往下看了。
未來城?蔚來城!——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 2006年,“蔚來城”被國家建設部、財政部列入了第一批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成為了“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
蔚來城位于德州市河東新城,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陽能光照,充分利用太陽能技術,采用了世界上先進的太陽能+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太陽能游泳池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光電光伏系統、自然通風系統、生態污水處理系統等十大人居科技,使所有住戶均能得到智能化的居住環境,達到節能、節材、最優資源利用的目的。太陽能將提供生活熱水和游泳池水加熱的節能率為70%以上,太陽能和地熱能將提供小區會所的空調制冷能耗的65%以上,光伏發電系統的發電量將達到120kW,節能效果異常顯著。
大學城好多地方都有,但是你見過太陽能的大學城么?我們去看看太陽能“天蓬”—皇明大學城吧。 它是世界首所可再生能源專業教育培訓機構,運用了太陽能制冷、太陽能采暖、太陽能熱水、光電遮陽技術、墻體保溫技術等,總建筑面積為八萬多平方米,總體布置集熱器集熱面積近10000㎡,用來滿足整體建筑冬季采暖、夏季制冷、四季生活熱水、春、夏、秋季節富裕熱量進入附近滯水層,進行太陽谷能源大循環,實現總體能源平衡,并配有太陽能空調機組,還有太陽能采暖。每年可節約720噸標準煤,減少1800噸CO2排放。
如果北京奧運會的標志場館之一的“水立方”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太陽能“水立方”——光立方,也一定會令你震撼。外型結構與水立方有異曲同工之妙,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潔能技術、產品及建筑博覽館。建筑面積11000平米,運用了太陽能生活熱水供應技術、太陽能制冷采暖、太陽能海水淡化、BIPV(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技術、溫屏節能玻璃、高效智能遮陽技術、光伏并網發電技術等。其中,光立方突出展示了海水淡化技術,并已建成海水淡化示范,我們可以一睹海水、苦咸水是怎么變淡的。太陽能制冷貢獻率50%,太陽采暖貢獻率81%,太陽能生活熱水貢獻率20%以上,太陽能光熱部分一年可節約標準煤570噸,減少CO2排放1425噸。
太陽能科技并不都是硬邦邦的,更有跟咱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我們一起看看太極宮吧。追求與自然的結合,突出自然、和諧、均衡、順應的主題與境界,具有溫馨雅致的太極意境。太極宮屋頂飄板上布置了熱管集熱器,成太極外形。這些集熱器一年四季為建筑提供生活熱水,同時多余的熱量輸送到室內游泳池。
太陽能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