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延安市規劃局相關部門了解到,從今年起,延安將在全市推廣建筑節能技術,新建建筑不但要采用供熱分戶計量、按量收費,而且還將大力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開發煤炭以外的新能源。據悉,該市“太陽能屋頂”計劃作為全省首個試點工程,未來將會在全省推廣。“我們規劃局綜合辦公樓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是全省第一個試點工程,建成之后將會給省內外各地提供一系列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經驗和數據,為全市全面推廣太陽能技術做一個奠基和規范。”延安市建筑節能與墻體材料改革辦公室(下稱:墻改辦)業務科科長邱海龍說,像這種太陽能技術的投資不大,目前還有國家專項資金的補助,但是節能減排上的效果是很明顯的。
據了解,延安市規劃局綜合辦公樓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計劃一次性投資735.56萬元,年限內維護費90萬元,根據國家專項補助政策獲得315.24萬元的補助,市規劃局總計投資510.32萬元。該項目計劃壽命25年,建成之后年發電量約為232449度,相當于標準煤83.68噸的發電量,減少二氧化碳排量約220噸。可想而知項目建成之后,將為延安市節能減排做出的貢獻。
陜北太陽能百分之一的能量比年產煤所產生能量的2倍還多
“在我們延安,目前農村主要是燒煤炭,而市區就是以天然氣為主。”邱海龍說,“因為延安的石油、煤炭、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一直以來都是以傳統的能源使用方式為主,民眾從使用習慣上難以適應太陽能等新能源。”
但事實上,位于陜西北部黃土高原的延安,全年日照時數為2200~3000h,在每平方米面積上一年接收的太陽輻射總量為5016~58522千焦耳/平方厘米,相當于170~200kg標準煤燃燒所發出的熱量。據統計,陜北地區太陽能總儲量利用百分之一所產生的能量,比陜北年產煤量產生能量的2倍還多。由此可見,太陽能的開發和利用無疑會是延安地區進行清潔環保新能源開發的最佳選擇。
從材料購買到安裝將有專門部門檢測
今年,延安市政府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廣太陽能技術。在以后的建筑建設中,墻改辦將會在施工圖審查備案、產品確認登記、質量檢測方面遵照建筑節能基本要求嚴格進行,從材料的購買到安裝完成都將有專門部門進行檢測。
邱海龍表示,在今后3~5年中,延安市政府將要求各縣按要求完成下發任務,將建筑節能減排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責任單位、責任人頭上。為此,延安市政府出臺了《延安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規范、扶持太陽能技術的開發與推廣,使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明顯改善。
按照計劃,2010年,延安將以建成投運的延安市政協傳統教育基地工程作為太陽能光熱與建筑一體化示范項目,全面推廣太陽能光熱技術;以延安城鄉建設規劃局綜合辦公樓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為示范,在延安全市率先推廣應用太陽能光電技術。延安市的國家機關、學校、賓館、醫院等公共建筑,也將成為太陽能光熱光電技術的首批推廣對象。
《延安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規定:全市城鎮區域內新建12層及以下住宅和新建改建的賓館、酒店、醫院、公共浴室、商住樓等有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筑,統一設計和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我們還可以說,從今年新建或改建的12層及以下的建筑將會被強制使用太陽能技術。”邱海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