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國“地球一小時”活動聚焦“能源轉型”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武詩韻、鄭安):當地時間23日晚8時30分,2013年德國“地球一小時”活動在首都柏林的地標性建筑——勃蘭登堡門正式啟動。
“十、九、八……二、一。(歡呼聲)” 十秒倒計時后,伴隨著現場觀眾的歡呼聲,勃蘭登堡門上的照明燈光全部準時熄滅。隨后,志愿者踩動四輛人力腳踏車,為現場的LED燈光、電吉他等設備提供人工電力支持。參與者聚攏在一起,傾聽英國歌手阿什利·希克林演唱的《城市之光》,共同度過這“黑暗的一小時”。
志愿者沃爾夫已經是第三次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了。談到參與這一活動的意義,她說,“原則上,我想,通過參與這一活動,喚起民眾對全球變暖的注意。同時,從我作為一個公民的角度出發,也希望能達到一種‘三方共贏’的局面。”
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之后,德國民眾對于放棄使用核能的呼聲越來越高,德國的能源轉型迫在眉睫。本次德國“地球一小時”活動自然也聚焦“能源轉型”這一主題。對此,活動主辦方——世界自然基金會公共事務負責人富爾馬爾解釋說,“今年德國‘地球一小時’的口號是‘能源轉型’。轉型的目的,不僅是讓我們不再使用核電,關閉煤電站和天然氣發電廠,同時也要支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推廣。”
其實,“能源轉型”不僅僅是活動的一句口號,世界自然基金會環境保護和能源政策負責人君特女士在當晚活動開始時就呼吁,“我們不單要舉辦‘熄燈一小時’活動,還要發起一項請愿書。請大家在明晚之前和我們一起向兩位總理候選人——默克爾和施泰因布呂克請愿,敦促他們大力推進德國的‘能源轉型’。”
德國今年已經是第七次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了,雖然當晚柏林的最低氣溫接近零下二十度,但是仍然吸引了數百位民眾參與這一活動。對此,富爾馬爾感到很欣慰。“對于我們來說,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七年以來這一活動的影響力在全球逐步地擴大,在德國參與這項活動的人越來越多。今年首次有140多個德國城市參加這一活動,比如科隆大教堂、漢堡市政廳、慕尼黑圣母教堂、柏林的勃蘭登堡門等等,這些都是德國最有代表性的重要地標性建筑,它們的參與對我們來說,就是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