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能源緊缺的國家,發展新能源,特別是應用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已愈益成為中國能源的主要戰略之一。
結構泡沫芯材是一種輕質、高比強度、高比剛度、絕緣、隔熱、隔音的高分子結構材料,可廣泛應用于風能、高速鐵路、軌道交通、船艇、航空航天等領域。特別是隨著世界可再生能源風電行業的崛起,使風能葉片主材料的結構泡沫芯材價值大幅提升,產業迅猛發展,形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高性能結構泡沫作為多種技術集成產品,其制備涉及到聚合物基體樹脂制備技術、發泡體系與工藝、發泡裝備等多個方面。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擁有生產結構泡沫芯材的技術,壟斷了技術和市場,使國內風能葉片骨架構材——結構泡沫材料至今仍依賴進口,成為制約中國風電發展的重要瓶頸。
由中科院長春應化所與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Strucell結構泡沫研發成功。3月19日,國內首個以該成果為載體的產業化基地在常州落成。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主任陳雪松表示,Strucell結構泡沫芯材在中國的誕生具有里程碑意義,全球結構泡沫芯材產業格局將因此而發生新變化。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以國家戰略需求和推動民族自主產業發展為己任,發揮多年來在聚合物基體樹脂合金化和復合化方面的科研積累、技術儲備和人才優勢,將研究工作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起來,經過刻苦攻關,不懈拼搏,在基體樹脂合金化、復合化等方面突破了相容性和分散的技術關鍵,為高強度、低密度結構泡沫的成功研發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此基礎上,長春應化所又乘勢而上,與國內著名橡塑發泡高新技術企業常州市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開展了聯合攻關,率先在中國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結構泡沫芯材產品,并通過了國際風電領域最高認可資質——德國勞氏船級社(GL)認證,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填補了國內空白。
為加速該成果的規模產業化,2008年他們又共同承擔了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年產5萬M3兆瓦級風葉骨架構材——結構型樹脂合金泡沫研發及產業化”。并于2009年3月19日,在常州舉行了該成果的新聞發布會和產業化基地落成典禮。
Strucell結構泡沫芯材產業化基地的落成,對打破國際技術壟斷,加速實現其規模產業化,發展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結構泡沫芯材產業,推動國家可再生能源風力發電,以及軌道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
來源:新華網